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莒光園地】認清中共系列

發佈日期:2025/11/10 00:30 點閱:18
在全球暖化趨勢下,極端氣候變遷常導致巨大災害,唯有全民一體團結向心,才能「有備無患」,確保國人生命安全,打造災害防救韌性。圖為日前國軍攜手民眾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協助盡早恢復正常生活。(本報資料照片)在全球暖化趨勢下,極端氣候變遷常導致巨大災害,唯有全民一體團結向心,才能「有備無患」,確保國人生命安全,打造災害防救韌性。圖為日前國軍攜手民眾投入光復鄉災後復原工作,協助盡早恢復正常生活。(本報資料照片)

第一單元:認清中共系列

 節目重點:

 一、本集《認清中共系列》由明居正主講,聚焦中共第24屆「四中全會」的內幕與權力變化。這場會議雖以「十五五規劃」(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為主題,實際上卻著重於內部人事與軍隊的整肅。會議出席率為歷年最低,軍方代表更高達6成缺席,顯示軍隊內部動盪與不信任,印證了中共近年的大清洗正持續擴大。

 二、明居正進一步分析會議中的異常:從「中央」委員的缺額遞補直接跳過軍方代表,到火箭軍正副首長遭到撤換、軍委副主席何衛東入獄,凸顯出內部高層的劇烈震盪。新任副主席張升民出身軍紀委,代表習近平更倚重紀檢體系來進行內部掌控;而「國防部」部長董軍雖已任職逾一年,卻未被列入軍委當中,代表中共軍隊仍處於「缺乏信任、狀態未穩」的情形。

 三、最後,明居正分析中共「十五五規劃」的深層戰略意涵。該規劃表面是經濟藍圖,實際上是一場與西方國家全面競爭的總動員。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內政調整,更將導致中共對我國的統戰、滲透將更為強烈,所有國人都應該嚴肅看待。

 給我們的啟示:

 從總體情勢看來,中共正面臨政權鞏固和權力重組的考驗,政治上層結構相互掣肘的矛盾關係,短期也難以改善。今年以來,多個省級地方領導被帶走調查,最高級別將領成批遭到整飭。尤其,當屆中共「中央」委員「被消失」,更是前所未見。在所謂「政治安全的核心是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要求下,中共最高領導層的拆彈方案,正是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之經濟燈號,試圖力挽政治安全狂瀾。

 此外,24屆「四中全會」雖未對兩岸議題有太多著墨,但可預期的是中共將持續強化對我的資訊滲透、輿論操弄與心理攻勢,必須及早準備、積極防範。每位官兵弟兄姊妹除持恆戰訓本務外,也要培養警覺心與訊息的思辨能力,保持對國際情勢與客觀事實的清楚認知,才能從容對應中共的攻勢,守護國家的安全與民主自由。

第二單元:我從軍我驕傲—泥濘中的迷彩

 節目重點:

 一 、花蓮縣光復鄉受到颱風與堰塞湖溢流重創,國軍官兵在第一時間立即投入搶救與復原行動。本集《我從軍我驕傲》透過10位救災官兵的親身訪談,記錄他們奮力救災、協力恢復家園的過程,官兵與民眾、志工相互協力與打氣的畫面,展現了「同島一命,守土有責」的團結精神。

 二、官兵們來自不同的單位,藉各自的專長投入救援,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發揮最大的力量。所有人不分晝夜,在有限時間之內恢復道路與公共環境,讓居民逐步恢復家園與生活,其中有人在休假時主動請纓加入行列,也有人同為受災戶,卻仍與家人共同盡力,為志工與其他災民提供食物與幫助。這些不僅是部隊紀律與效率的展現,更彰顯了官兵們心繫家園、愛民助民的情感。

 三、救災行動不僅重建了光復鄉,也重建了受災民眾的信心與希望。官兵與居民相互敬禮致意,象徵軍民同心、守護家園的堅定信念。泥濘中的迷彩,是國軍救災時的身影,更是讓國人安心的保證。

 給我們的啟示:

 軍人的價值並非只存在於戰場上,而是存在於國人的期望和信任之中。在民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義無反顧的投入,就是國軍「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最佳詮釋,也是身為國軍的我們,給予國家與國人最大的安全感。

 鏡頭中記錄下的許多動人時刻,也讓我們看到,有時一個簡單的贈予、慰藉的擁抱、或是關懷的問候,對於需要幫助的民眾而言,所帶來的鼓勵與希望何其重大,這份信任與感激,都是源於全體官兵弟兄姊妹們的無私奉獻與堅毅行動證明而來。國軍的存在,就代表著國家的安定;這份責任與堅持,是我們存在的理由,也是我們對「捍衛國家,守護人民」的永恆承諾。(本文由政治作戰局文宣心戰處供稿)

第2作戰區派遣花防部化學兵連、33及39化學兵群等單位兵力,針對公共設施執行清消作業,避免病媒孳生。(本報資料照片)第2作戰區派遣花防部化學兵連、33及39化學兵群等單位兵力,針對公共設施執行清消作業,避免病媒孳生。(本報資料照片)
第2作戰區派遣工兵大型機具於夜間清除街道淤泥及廢棄物,加速恢復環境清潔。(本報資料照片)第2作戰區派遣工兵大型機具於夜間清除街道淤泥及廢棄物,加速恢復環境清潔。(本報資料照片)
節目一覽表。節目一覽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