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論】聞聲救苦馳援救災 國軍助民重建家園

發佈日期:2025/11/06 點閱:31

 為感謝國軍官兵全力投入、不眠不休協助支援「樺加沙」颱風災後任務辛勞,總統賴清德日前特別赴桃園武漢、龍駒及龍蟠營區,頒發加菜金慰勉官兵,並表示,此次颱風造成人員傷亡、失蹤,許多街道及家戶也覆蓋淤泥,是臺灣幾十年來少見的重大災情;災後的救災及復原工作,除了受災民眾自力救濟,還有國軍和鏟子超人兩股力量,非常令人敬佩。

 賴總統形容,國軍工兵群就像是「黑夜騎士」,化學兵群是一道「重生的光」,不僅照亮黑暗,也帶給人民希望;特戰部隊則肩負搜尋失蹤者與救援民眾的任務,可說是「救命英雄」。賴總統表示,官兵接受上級指令前往救災是職責,但有些官兵是休假期間自發前往災區,他們毅然投入救災工作,十分了不起;正是因這份愛心與真誠的投入,讓國人對國軍更加欽佩、感動和感激。

 此外,國防部昨日也舉辦「樺加沙颱風救援有功官兵」表揚大會,頒發象徵「軍民同心,攜手重建」紀念章,表彰和嘉勉此次參與救災的國軍英雄;會場並舉辦救災過程全紀錄的「國軍一直都在」攝影展,展出近百幅動人影像。部長顧立雄致詞時表示,災情發生第一時間,國軍立即啟動應變機制,除第2作戰區即刻投入,第3、4、5作戰區也採梯次輪替方式增援兵力,與熱心民眾組成的「鏟子超人」共同攜手,完成災區復原工作,充分展現國軍秉持「救災視同作戰」與「使命必達」的精神。

 顧部長感性地表達,救災過程中,國軍官兵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沒辦法逐一介紹,每位官兵都是國家的英雄,更是保家衛國最佳的代言人,尤其當志工與官兵共同在土堆上揮舞國旗,畫面感動無數國人,也展現軍民同心社會防衛韌性;期勉全體官兵持續投入,以行動展現「軍民同心,守護家園」的真諦,以及「只要肩並肩,就有無限力量」的信念,給予國人全方面守護。

 回顧9月底,「樺加沙」颱風環流挾帶強烈暴雨,導致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大水及土石流、泥沙造成光復地區民眾家園嚴重損害。經過中央政府行政團隊、地方政府、宗教慈善團體、民間救難協會、企業,乃至許多自發前往的志工,及時前往災區投入救援,民眾得以逐漸恢復生活秩序,重現溫暖與生機,也展現臺灣全社會防衛韌性。

 當災情一發生,國軍即秉持「救災就是作戰」核心使命,投入救災撤離與協助災區民眾善後復原工作,整個期程中,官兵不畏艱險、滿身泥濘的身影,令人動容。

 西方學者Phillips Brooks曾說:「國王把劍放在某人肩上,稱他為騎士;但他在被封為騎士以前就已是騎士了,否則他就不可能得到這個封號。使他成為騎士的,是他高貴的行為,英雄式的耐力,不畏死的勇氣,他的武藝和鎮定。國王只是把劍放在他的肩上時,向所有人宣稱:我知道這一切。」誠如受封的「騎士」,一身迷彩的國軍官兵,早已成為國人最安心的支柱與英雄。

 對國軍而言,除了出生入死,捍衛國家安全,對民眾的關心更是積極主動。歷次風災、水患、山崩、地震,甚至火車出軌、飛機失事,第一個趕赴現場的,永遠是在崗位上克盡職責,努力不懈、戰力堅強的國軍官兵,他們用強健的體魄,做人民堅實的後盾。

 以此次獲獎的前陸軍蘭指部義務役呂承恩一兵為例,他放棄退伍前的10天積假,跟著部隊前往光復鄉執行救災任務,並發揮個人外語專長,協助國際記者報導相關新聞;步兵101旅陳保宏士官長,在完成當天的救災任務後,將自費購買的迷彩叢林帽贈送給擊掌致謝的當地小朋友,傳遞出軍人與居民之間的情感連結,溫暖了全國民眾的心,也象徵國軍對國人無聲而堅定的承諾。

 我們非常支持國軍以隆重的典禮,頒發紀念章表揚救災英雄,其宏觀深遠的意義,在於公開表揚主要是樹立價值觀標準,讓他們勇敢、智慧、正直、奉獻和擔當的優異表現,得到尊重與肯定;也鼓勵更多官兵在國人需要時挺身而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未來,國軍除須持續勤訓精練,建構質精效高現代化軍隊,稱職扮演國家安全守護者的重要角色外,面對各種複合式災變,仍將以「救災就是作戰」為核心任務,在「超前部署、預置兵力、隨時防救」政策指導下,無役不與、分秒必爭,即時馳援,以行動展現「軍民同心,守護家園」,迷彩身影永遠是最可靠的力量與承諾。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