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工研院今(2)日舉辦「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新創主題場,發表「2026十大新創趨勢」,揭示未來技術與產業融合的關鍵方向;其中,在「鞏國防」方面,國防新創特點範圍涵蓋「無人機群飛、太空防禦、AI戰情指揮部、高功率微波(GaN)、商用車規兵工廠」等5類,並強化供應鏈安全與在地化製造,以形成新一代陸海空聯防供應鏈。
「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今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邀請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致詞。詹方冠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創新生態與智慧治理政策,整合跨部會資源,協助新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打造臺灣的「新成長曲線」。除推動「Startup Island TAIWAN」與國際連結計畫外,國發會也透過主題式百億基金與創業創新轉型基金雙引擎,提供資金活水;持續引導民間投資新創與轉型產業,加強產官學研共同合作,提升整體投資動能,建立開放且具韌性的臺灣創新生態系。
詹方冠強調,因應AI浪潮,國發會正規劃「AI新十大建設」政策,透過智慧應用、關鍵技術及數位基磐三方向全面推動AI發展;希望在AI與新創政策資源雙箭齊發下,全面協助產業創新轉型,打造新「護國群山」。
工研院同步發表「2026十大新創趨勢」,涵蓋「量無限」、「算金融」、「隨經濟」、「智船舶」、「風創能」、「能共融」、「鞏國防」、「軟機器」、「強韌性」、「創世代」等。其中,在「鞏國防」方面,工研院指出,國防新創的特點包括「即戰力、速量產、強資安、可聯戰」,範圍涵蓋「無人機群飛、太空防禦、AI戰情指揮部、高功率微波(GaN)、商用車規兵工廠」等5類,也由「展示」轉向「即戰力」,強化供應鏈安全與在地化製造,在速度與規模競賽中脫穎而出,形成「虛實融合,即戰部署」新一代陸海空聯防的供應鏈;更顯示國防產業趨勢與需求在於「快」,加速開發落地,展現國防新創向實戰化、聯戰化邁進。
工研院表示,這十項趨勢象徵新創力量正深度滲透各產業核心,不僅是技術創新的縮影,更反映全球產業結構的再平衡。臺灣若能掌握此一趨勢脈動,結合研發能量、資本資源與應用場域,有望在全球新創浪潮中建立策略定位,擴大產業價值鏈,並以創新實力連結國際市場,開創新一波產業成長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