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紀加/綜合報導
新聞網站「政客」報導,德國計畫明年斥資3770億歐元(約新臺幣13.5兆元),大規模籌獲先進陸海空、太空與網路作戰裝備,革新整體防衛戰力,且近半數將由本土廠商負責,鞏固國防產業韌性。
報導指出,長達39頁的德國聯邦國防軍2026年軍備採購計畫,列出總值3770億歐元、320項武器採購清單,其中約160項為本土廠商產品;萊茵金屬為最大宗,其次是迪爾防衛公司。品項包含687輛「美洲獅」步兵戰鬥車、561輛「天空突擊兵30」防空砲車,以及14套IRIS-T SLM防空系統,將強化陸軍裝甲戰力、打造多層次防空網。
考量未來戰場趨勢,德國還將擴大現有「蒼鷺TP」(Heron TP)無人機規模,將添購新彈藥,並採購12架「Luna NG」偵察無人機與4架uMAWS海上無人機,滿足海空軍無人自主系統需求。
太空領域方面,涵蓋超過140億歐元衛星計畫,將引進新一代地球同步軌道(GEO)通訊衛星、地面控制站,以及低地軌道(LEO)衛星等,提升戰場通聯效能和太空、網路作戰能量。
對外採購部分,包含向美國採購F-35A戰機、第5批次b型「戰斧」飛彈、「提豐」(Typhon)飛彈系統,以及波音P-8A「海神」海上巡邏機等。
其採購清單近半數項目將由德國本土企業主導,範圍涵蓋裝甲車、感測器與彈藥生產線,展現德國加強建軍,促進本土國防工業發展的決心,但該清單仍待國會預算委員會分批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