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任務轉型 全面推動重建

發佈日期:2025/10/23 點閱:19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今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重建任務轉型」報告內容。(記者郭曉蓓攝)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今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上,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重建任務轉型」報告內容。(記者郭曉蓓攝)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今(23)日在行政院會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應變重建任務轉型」報告指出,應變救災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後續重建工作將由「中央協調會報」接棒,以確保馬太鞍溪流域的復原重建工作如期完成,並強化整體防災韌性。

 行政院災害防救辦公室說明,應變救災階段,感謝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每日監測壩體及蓄水量,並完成2套水位計投放及深山探勘,特別感謝日方贈與「投入式(浮標型)水位計」,增加我國監測量能。經濟部水利署也超前完成萬里溪及馬太鞍溪的緊急疏濬,合計達71.7萬方,並加速光復堤防2,860公尺的全面加固。

 災防辦表示,中央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完成疏散撤離實兵演練,確保民眾安全,同時搶通涵管便道、完成47.8公里側溝清淤及17,652公噸雨水下水道清淤,環保局也協助清運26.6萬公噸環境淤泥。這些都充分展現中央與地方協力救災所做的努力。

 針對後續重建工作,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重建將轉型由「中央協調會報」統籌,下設「堰塞湖處置組」、「交通橋梁組」、「堤防復建及河川疏濬組」、「農業復建組」、「環境及公共設施復原組」、「家園復建組」、「協助收容安置組」、「校園重建組」及「產業及觀光振興組」等9大功能分組,以分工合作、資源整合方式推動。各部會及相關單位務必確保復原重建的各項工作順利推展,並將強化防災韌性納入規劃中,以應對未來氣候變遷的挑戰,更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行政院長卓榮泰聽取報告後表示,感謝所有第一線救災人員,順利完成壩體風險監測系統化、緊急疏濬、光復堤防加固、搶通涵管便道等重要任務,後續請農業部等相關單位持續落實堰塞湖狀況每日監測,並請行政院主計總處協助,對於各項重建計畫所需經費,給予最大支持,確保重建復原工作能與未來居民正常生活恢復無縫接軌。

 卓揆指出,鑑於應變工作已完成階段性任務,由政委季連成擔任總協調官的「中央前進協調所」,將轉型由政委陳金德負責的「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重建中央協調會報」,除由陳金德擔任執行秘書之外,另行政院李孟諺顧問、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李怡德及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洪宗楷執行長等3位擔任副執行秘書。

 卓揆進一步表示,在組織架構方面,中央協調會報下設「堰塞湖處置組等9個組別,分別由各部會就業管進行協調工作,組織定位為協助花蓮縣政府及中央間的資源調度,實際執行工作仍委請花蓮縣府負責;期盼中央協調會報務必發揮跨部會協調功能,結合專家學者專業建議,全面推動災區復原重建工作。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