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論】落實生活管控 維繫整體戰力基石

發佈日期:2025/10/18 點閱:42

 曾以電影《好小子》走紅的演員顏正國,日前因肺腺癌不幸病逝,享年50歲。他的人生從璀璨的童星生涯,歷經年少輕狂的歧途,最終浪子回頭,以導演《角頭2》再創事業高峰,奮鬥歷程激勵人心。然而,正當人生邁入成熟穩健的階段,病魔卻悄然而至。他的驟然離世,不僅是演藝圈的損失,更是一記沉重的警鐘,敲醒國人對於健康的警覺。

 顏正國的故事並非個案,而是我國公共衛生挑戰的縮影。根據衛福部113年死因統計,癌症連續43年為國人首要死因,去年奪走逾5萬人生命,顯示健康威脅與傳統戰場同樣重要。全體官兵應體認,落實全面的生活管控,掌握自我健康狀況,不僅是個人的福祉,更是維繫國軍整體戰力的基石。官兵健康對戰力至關重要,國防部持續優化健康照護制度,把健康管理視為國防投資的一部分。舉例來說,目前國軍體檢機制正逐步科學化,從被動偵測轉向主動預警,並持續引進新項目和策略,期降低健康風險。

 自112年起,國軍年度體檢納入多項預防性檢驗,包括全體官兵每年進行丙麩氨轉酶(γ-GT)檢測,以早期發現肝功能問題。40歲以上官兵新增醣化血色素(HbA1C)檢測,用於提前察覺糖尿病風險。此外,也擴大癌症篩檢40至49歲官兵,每2年檢查4項腫瘤標記。113年再提升,全員進行1次血型檢測,40歲以上者增加C型肝炎抗體篩檢,並將醣化血色素及5項腫瘤標記檢查頻率,由2年1次改為每年1次。

 這些措施反映國軍的健康管理,已由「發現疾病」向「預測風險」轉變,透過系統性檢查,讓醫療系統在健康狀況惡化前主動介入。自113年起,國軍實施「生日當月優先預約」體檢新制。官兵可在生日前一個月的1至20日,優先預約生日當月年度體檢。這項措施有助於將體檢常態化,培養官兵定期關注健康的習慣。為便利作業流程,113年度暫時取消「跨年度體檢需間隔6個月」規定,確保健康數據持續回收,強化官兵健康管理。

 國軍提供了日益完善的健康篩檢體系,如同為每位官兵配發先進的防護裝備與全方位健康藍圖。然而,裝備效能仍取決於使用者的素養,真正的健康無法單靠年度體檢來維繫,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親手打造、時時鞏固。現代戰士的健康基石,建立在體能、營養、睡眠、心理4大支柱之上,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現代軍人的體能,不再侷限於傳統項目,而是強調在高壓戰場下執行衝刺、搬運、攀爬等高強度間歇動作。國軍現今採取「為戰而訓」的科學化訓練模式,高強度間歇訓練同時提升心肺耐力與爆發力,訓練重點也轉向功能性肌力,聚焦能直接應用於戰鬥的動作。這方面也借鏡美軍的整合計畫,結合體能、運動科學、傷害防護及營養,以培養能適應嚴苛環境的堅韌戰士。

 營養對官兵健康至關重要。國軍各單位依規定提供經營養師規劃、符合衛生安全的餐食,推行健康飲食,如少油、少鹽、少糖和高纖維。官兵可自主選擇食物,經常選擇糙米、蒸魚和蔬菜,就是提升戰力的投資。質言之,均衡營養有助於體能、大腦與情緒;不良飲食則會削弱體力和反應力,影響戰場表現。

 睡眠在現代軍事中被視為和彈藥、糧食同樣重要的資源。研究顯示,缺乏睡眠會嚴重影響官兵的射擊、決策及反應能力,甚至可類比於酒精的不良影響。國軍因任務作息,常面臨嚴峻的睡眠問題,因此遵守睡眠衛生很重要,包括規律作息、適合的睡眠環境、避免3C產品及刺激物,都是改善睡眠的良方。

 心理韌性是維持軍人戰力的根本。軍旅生活充滿壓力,包括高強度工作、不確定的未來、家人分離,以及危險任務帶來的心理衝擊。國軍設有三級心理輔導體系,基層負責初級預防,心理衛生中心提供專業諮詢,嚴重個案則轉介至精神科治療。官兵主動尋求心理協助,等同保養裝備,才是負責任的自我管理。體能訓練需配合充足睡眠和營養,否則易受傷或過勞;心理壓力若未疏導,將影響睡眠和飲食,損害整體健康。官兵須以紀律管理健康4大支柱,維持強韌戰力。

 綜言之,健康不僅關乎個人,更是國家安全要素。國軍投入資源,完善體檢、訓練和心理輔導,期許官兵都能自律實踐。各級幹部亦應以身作則,營造健康文化,提升部隊凝聚力和戰力。須知,每一次健康選擇,都是為捍衛國家做準備;健康士兵就是強大的武力,健康部隊也是通往勝利,最堅固的防線。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