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2)日公布花蓮最新救災進度,統計截至今日下午1時止,死亡人數18人、失聯人數6人、救出人數717人、受傷156人;目前7村落責任區的居民屋內垃圾與淤泥清除執行率整體平均已達88.14%。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2)日在花蓮糖廠環境教育中心召開第16次工作會報後記者會,由總協調官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說明最新救災進度。
在災後復原進度方面,季連成表示,經過近10日復原工作,目前7村落責任區的居民屋內垃圾與淤泥清除執行率整體平均達88.14%,包括大安村80%、大華村90%、大平村90%、大馬村85%、大同村87%、東富村90%、北富村95%;在道路清淤部分執行率達30%,已責成白天由環境部負責,夜間由軍方接手,淤泥及廢棄物將逐漸減少。
季連成指出,堰塞湖目前狀況為穩定溢流,如要解除紅色警戒須達成三項條件,第一項,評估堰塞湖溢流流量是否達到危險程度;第二項,確認馬太鞍溪光復鄉河堤的鞏固情形;第三項,河流流量能利用馬太鞍溪河床浚深深度順利下流。在紅色警戒尚未解除之前,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將持續開設;同時,居民警報方式也提升為運用防空警報系統,提醒居民後續疏散撤離行動。
在災民收容情形,季連成說明,衛福部有2處收容中心共安置231人,原民會有3處收容中心共安置56人,旅宿業者收容327人,政府並補助每人每日2000元。另針對軍方評估的89戶嚴重埋沒無法立即清理的住宅,接近光復市區部分將持續進行人工清淤。
針對堤防修復進度,季連成進一步表示,目前第一階段土堤共需修復2860公尺,已完成1300公尺,完成率45%。另馬太鞍溪橋的重建正日夜趕工,10月15日前完成簡單通行便道,明年1月將完成車輛可通行的鋼便橋。至於學校復原進度,光復商工與光復國中復原執行率為30%,預計復課時間為10月7日,先以視訊方式上課,至10月13日恢復實體課程。
季連成強調,災區對志工的需求從未停止,有關外界傳言「不需要志工或志工不夠專業」並非如此,只要有熱心且具備體力的民眾都能加入志工行列,特別是道路清淤及垃圾清理,更需要志工投入協助,政府也會確保志工所需飲食與資源供應無虞;對於參與救災的重機械業者,其油料也由政府支應,並適時協助安排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