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際瞭望】促成雙亞言和 美重塑地緣戰略

發佈日期:2025/09/17 點閱:59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左)與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右)在美總統川普見證下,簽署和平協議。(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左)與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右)在美總統川普見證下,簽署和平協議。(達志影像/路透社資料照片)

◎呂學仁

 經歷40年戰亂後,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2個世仇國家,日前在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下言和,並於8月8日在白宮簽署和平協議。亞美尼亞也將在12月與美國舉行「鷹夥伴2025」聯合軍演,其近年來積極奉行親美遠俄外交策略,將有助於削弱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內的影響力。

 亞美尼亞為內陸國家,位於外高加索南部,介於黑海東南與裏海西南間,南鄰伊朗、西鄰土耳其,北與喬治亞為界,東與亞塞拜然接壤。當今所稱之「亞美尼亞」,係歷史上所謂「東亞美尼亞」一部分,為古代文明中心之一,建築、繪畫、雕刻等文化發達;但2000多年來,亞美尼亞人先後分別遭波斯、羅馬、鄂圖曼土耳其、俄羅斯等外族所統治及壓迫,15至18世紀,亞美尼亞現在的首都葉里溫就易手達14次。

 19世紀初,亞美尼亞為俄羅斯帝國所統轄。19世紀末葉至20世紀初,俄羅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為爭奪當地統治權而爭戰不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高加索軍翌年向西亞美尼亞挺近,鄂圖曼土耳其以賦予自治為餌,慫恿國內亞美尼亞人與俄羅斯境內東亞美尼亞族人起義對抗沙皇,但夾在土、俄間的亞美尼亞人不願配合。

 土耳其在1915年4月開始對亞美尼亞實施滅族政策,1915至1922年間,西亞美尼亞人民遭土軍大肆鎮壓、屠殺或被放逐至敘利亞沙漠,死亡人數近150萬人。儘管土耳其承認存在暴行,但土、亞兩國對死亡人數一直存有爭議,土國認為約30萬人喪生,亞美尼亞大屠殺問題也成為影響2國關係正常發展的絆腳石。

 冷戰期間,亞美尼亞是前蘇聯加盟國,被視為蘇聯勢力範圍。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於1991年9月21日舉行公民投票後宣布獨立,並於同年12月21日加入獨立國協。

爭奪納卡地區 衝突不斷

 除土耳其外,亞美尼亞也與鄰國亞塞拜然因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簡稱納卡區)所屬權,爆發多次軍事衝突。納卡區被國際公認屬於亞塞拜然,但區內住民多為亞美尼亞裔;1988年,納卡區人民曾向俄國請願盼能與亞美尼亞統一,但未能成功。1991年蘇聯解體後,納卡區自行宣布獨立,並獲得亞美尼亞支持,導致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就此爆發軍事衝突。

 2020年,「雙亞」再度爆發大規模衝突,亞美尼亞分離主義者與亞塞拜然軍隊於納卡區前線激戰,造成逾6000人死亡;亞塞拜然於衝突中,首次大量使用自殺無人機攻擊,成功奪取納卡地區,開創無人機多元運用於戰爭濫觴。

 此次「雙亞」衝突最終由俄國介入斡旋,雙方簽署和平協議停火,納卡地區割讓給亞塞拜然,俄國也派兵前往確保該協議落實,但仍不時爆發零星衝突。亞塞拜然於2023年再度完全掌控納卡區,引發當地10萬亞美尼亞人幾乎全數逃往亞美尼亞。

川普和平斡旋 協議合作

 儘管2023年「雙亞」同意推動關係正常化,但進展緩慢。今年在川普見證下,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與亞美尼亞總理帕辛揚,8月8日於白宮簽署和平協議,結束「雙亞」近40年的軍事衝突。美國也與2國分別簽署協議,擴大能源、貿易和技術領域合作,並取消與亞塞拜然間的軍事合作限制。

 根據協議,「雙亞」將建立一條名為「川普國際和平與繁榮之路」(TRIPP)的重要交通走廊,紀念川普居中斡旋的貢獻,該走廊橫跨約32公里的亞美尼亞領土,未來規劃建設鐵路、油氣管線與光纖網路,由私人企業投資開發。

削弱俄「中」影響 擴大制裁

 在美國積極斡旋「雙亞」簽署和平協定之際,亞美尼亞國防部8月2日宣布將於12月12至20日,在亞美尼亞與美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近年來,亞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更加緊密,具有重要戰略意涵。

 亞美尼亞雖未與俄國接壤,但俄國仍在亞美尼亞境內設有軍事基地、駐紮特種部隊,以確保其在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利益。透過協議,美國企業可在「雙亞」投資,並與亞美尼亞舉行聯合軍演;未來美國若能成為「雙亞」的巨大戰略商業夥伴,便能擴大美國在高加索地區影響力,亞美尼亞也可降低對俄國的依賴。

 2022年2月烏俄戰爭爆發,國際社會擴大制裁俄國力道,而高加索地區一直是國際制裁盲區。美國與「雙亞」簽署協議,有助於西方打擊俄國規避制裁的行為,納卡區和平的到來,為西方國家與「雙亞」接觸提供了平臺,有助日後擴大引進外資。

 近10年來,中共透過反恐與「一帶一路」倡議,強化對高加索地區國家的貿易往來與軍事合作,試圖將高加索地區做為替代俄國,成為通往歐洲的交通走廊。美國在高加索新闢貿易走廊,也有意在反制中共「一帶一路」倡議的用意。

 美國與亞美尼亞積極發展關係,建立將俄國、中共與伊朗屏除在外的經貿走廊,美軍並將與亞美尼亞軍隊舉行聯合軍演,將有助改變高加索地區的地緣戰略。

 美國於,2014年,俄國併吞烏克蘭所屬克里米亞後,對俄國實施經濟制裁;2022年俄軍入侵烏克蘭後,西方國家擴大制裁項目,但俄國透過各種方式規避制裁;美國斡旋「雙亞」簽署和平協議,能減少高加索地區爆發人道危機,避免成為恐怖組織的溫床,更能進一步貫徹對俄國的制裁。

 對亞美尼亞而言,烏俄戰爭爆發後,引發前蘇聯加盟國對莫斯科的不信任,透過與西方國家強化政經、軍事關係,能夠降低對俄國的依賴,因此是利大於弊,有助於國家未來發展。

(作者為臺灣戰略學會研究員)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