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坐擁山、海、河、港美景,且鄰近高雄港旅運中心及亞洲新灣區,交通便利。隨著國際遊客比例日益增加,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近期於壽山國家自然遊客中心完成多語化服務升級,提供中、英、日、韓、德、法、越南、泰國及印尼等9國語言展示手板冊、旅遊資訊摺頁及語音導覽,更配置AI語音辨識系統,支援30種語言即時翻譯對答,讓不同國籍遊客都能享受無障礙交流。同時,自管處也積極推動雙語導覽培訓與國際青年實習,希望提供國際遊客更深入、更貼心的旅遊體驗。
國家公園署指出,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為國內首座國家自然公園,範圍涵蓋半屏山、大小龜山、壽山與旗後山,鄰近高鐵、臺鐵、捷運、輕軌與高雄港旅運中心,交通便利,每年吸引超過300萬人次造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則位於壽山南側,鄰近西子灣及駁二藝術特區等著名景點,外國遊客可搭乘捷運(西子灣站)、輕軌(哈瑪星站)及郵輪(高雄港)後步行抵達。
為因應外國旅客來訪比例日益增加,以及新住民遊客參訪,自管處特別規劃多語化展示內容與旅遊資訊,確保不同語系的遊客都能使用母語獲得交通、環境教育與遊憩訊息,縮短語言障礙造成的資訊落差。另外,壽山國家自然公園遊客中心新配置AI語音辨識系統,可即時辨識30種語言並進行雙向翻譯對答。外國遊客可使用母語與櫃檯人員交談,AI語音辨識系統自動辨識語種後轉換為中文,再將回覆翻譯回該語言,讓跨國交流不再因語言受限,服務品質大幅提升。
國家公園署表示,配合「2030雙語政策」,今年自管處與國發會辦理「國家公園導覽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計畫」,整合在地資源,串聯學校(文藻外語大學)、地方組織(高雄市英語演講勵進會Kaohsiung Toastmasters Club)、公私部門(各級學校)、機關內部其他單位(高雄都會公園)等,共同打造在地雙語資源網絡。除了開設「英語展場及旗後山導覽解說培訓」、「英語雙向視譯課程」共5梯次,並推出10場「雙語淺山生態環教體驗活動」,如〈尋找神秘的壽山魔法石〉雙語探洞活動、〈斯文猴淺山探索營〉雙語暑期營隊、〈旗後山時光之旅〉雙語環教活動、〈雙語繪本演譯暨中秋民俗體驗活動〉雙語中秋節民俗活動等多場特色活動。
參加的外籍人士於參加活動後表示,非常感謝自管處舉辦雙語活動,因剛來臺灣的時候聽不懂中文,無法參加活動,藉由雙語活動的機會,能夠參與並和臺灣人進行交流,活動讓他們能更快融入臺灣,也提升了與在地民眾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