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核安演習陸海空域輻射偵測 展現跨單位協同能力

發佈日期:2025/09/11 點閱:42
陸軍36化學兵群在陸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中,以核生化偵檢車、採機動方式實施偵測演練。(記者孫建屏攝)陸軍36化學兵群在陸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中,以核生化偵檢車、採機動方式實施偵測演練。(記者孫建屏攝)

記者孫建屏/屏東報導

 114年核安第31號演習實兵演習今(11)日以陸、海、空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為演練重點,在核能安全委員會輻射監測中心統籌下,由陸軍39、36化學兵群及航特部、化生放核訓練中心、空勤總隊及海巡署支援實施海、空及陸域偵測,全方位展現各應變單位輻射偵測量能與跨單位協同合作能力。

 今年核安演習實兵演練中,國軍化學兵部隊及單位,與陸航、資通電、後備等相關支援單位,再度展現國軍寓訓練於救災,是一支「平時能救災,戰時能作戰」的戰力精實勁旅。繼昨日的孤島多元運補、備用防護站開設的支援任務後,國軍今日再度協助實施陸域、空域環境輻射偵測,讓核子事故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及各級應變組織即時獲得最新資訊。

 在陸域偵測中,距核三廠8至16公里範圍,由36化學兵群以核生化偵檢車,採機動方式實施偵測演練,配合核安會輻射偵測中心及台電公司共同執行的核三廠8公里範圍內偵測,監測輻射擴散情形,並將數據回傳輻射數據圖數化系統,以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狀況判斷及災害評估依據。

 空域偵測則由陸航602旅及空勤總隊支援UH-60M通用直升機,載運39化學兵群及核安會輻射監測中心人員帶領監測裝備,採水平間距飛行,進行大範圍區域內的污染分布圖與輻射熱點位置等資訊,作為民眾防護行動決策參考,以及救災作業人員部署動線的重要依據。

 至於海域偵測,則由海巡署載運輻射監測中心人員執行海水取樣與檢測。現場同時展示無人機輻射偵測技術,以及由屏東科技大學南部備援實驗室進行農林漁牧樣品接收與分析演練。

 此外,為使各界了解國軍具備生化放核專業能量及裝備,在演練現場也陳展核生化偵檢車、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由專人向核安會及評估委員、觀摩人員說明,特別是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整合輻射安全危害評估、部隊輻射劑量管制、人員輻射劑量管制、劑量佩章計測、影像監視、環境輻射監測、指管通資等系統,可使部隊有效掌握前線狀況,大幅提升核能災防能力。

陸航602旅支援UH-60M直升機,在核安31號演實兵演練中執行空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展現國軍核子事故救災能量。(記者孫建屏攝)陸航602旅支援UH-60M直升機,在核安31號演實兵演練中執行空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展現國軍核子事故救災能量。(記者孫建屏攝)
空勤總隊UH-60M直升機支援空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演練。(記者孫建屏攝)空勤總隊UH-60M直升機支援空域環境輻射監測作業演練。(記者孫建屏攝)
核安會輻射監測中心展示無人機進行偵測技術,將數據即時回傳至輻射數據圖像化整合系統,以提供應變中心進行民眾防護行動決策所需。(記者孫建屏攝)核安會輻射監測中心展示無人機進行偵測技術,將數據即時回傳至輻射數據圖像化整合系統,以提供應變中心進行民眾防護行動決策所需。(記者孫建屏攝)
輻射監測中心展示無人車輻射偵測技術,可在核子事故初期,執行核能電廠周圍輻射偵測任務,減少人員輻射劑量。(記者孫建屏攝)輻射監測中心展示無人車輻射偵測技術,可在核子事故初期,執行核能電廠周圍輻射偵測任務,減少人員輻射劑量。(記者孫建屏攝)
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陳展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記者孫建屏攝)陸軍化生放核訓練中心陳展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記者孫建屏攝)
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整合輻射安全危害評估、部隊及人員輻射劑量管制、影像監視、環境輻射監測、指管通資等系統,大幅提升國軍核能災防能力。(記者孫建屏攝)國軍輻射安全暨決策諮詢機動管制車整合輻射安全危害評估、部隊及人員輻射劑量管制、影像監視、環境輻射監測、指管通資等系統,大幅提升國軍核能災防能力。(記者孫建屏攝)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