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軍旅職人】憲兵快速反應連重機車手  靈活操控人車一體

發佈日期:2025/09/11 點閱:23
 快速反應連是國軍唯一使用重型機車執行任務的部隊,戰時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等作戰任務。(本報資料照片) 快速反應連是國軍唯一使用重型機車執行任務的部隊,戰時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等作戰任務。(本報資料照片)

記者劉宸瑋/專題報導

 不論是在國慶大會上駕駛重型機車,以時速5公里的整齊隊型通過司令臺,展現壯盛軍容,或在暗夜裡伴隨雲豹甲車,穿梭於城市之中,這群重型機車手正是來自素有「忠貞鐵騎」之稱的快速反應連。

 快速反應連於民國107年成立,是國軍唯一使用重型機車執行任務的部隊。平時肩負國慶慶典、外賓訪華引導等重要勤務;戰時則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反滲透、反破壞及協力守備部隊等作戰任務。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重型機車手,良好體能是首要條件,才能駕馭重達377公斤的美製印地安「挑戰者」重機。因此,不論在日常體能時間或駕駛練習前,官兵皆透過伏地挺身、壺鈴平舉、平板撐體及仰臥捲腹等訓練,有效強化手部及核心肌群力量。

 初階受訓1個月 挑戰4關卡

 新進人員須接受為期1個月的基礎訓練,並依個人狀況調整進度。初階的「倒車扶正」訓練,教官會先將4個輪胎放置於車旁,再將車身傾倒,要求車手將重機扶起並回復正常騎行姿態;熟練後,移除輔助輪胎,使車身更貼近地面,增加難度,更加仰賴核心與腿部肌力。

 「直線推車」訓練中,車手須以雙手抓握龍頭推動重機前進與後退,同時保持方向穩定,極為考驗手部肌力;「S型推車」則要求以最小角度繞越三角錐,並同樣實施倒退訓練,挑戰更為艱鉅。

 「上坡起步」則著重於離合器與油門的精準掌握。新手經常因手腳不協調導致熄火,因此,教官要求在斜坡上停車入檔,緩放離合器並輕轉油門,搭配後煞車操作,才能讓車輛平穩起步通過斜坡。

 隨後的進階課目,如「直線7秒」,要求車手以慢速保持平衡,通過寬40公分、長15公尺直線;「直線煞車」須在指定距離內加速至25公里以上,並完成緊急煞車;「定圓繞行」則是在半徑7公尺與5公尺所形成的環狀道路內完成繞行,檢驗過彎控制能力。

 終極專業嚴考核 成就新戰力       

 完成基礎訓練後,車手尚須通過陸軍後勤指揮部的專業考核,涵蓋上述所有課目,合格後方能取得重機駕照,正式成為快速反應連的堅實戰力。擔任教官的副排長吳昇澤士官長表示,能肩負教學任務,是一份責任也是榮耀。他強調,重機車手不僅要具備純熟的駕駛技術,更要培養臨危不亂與絕對服從的紀律,所有的基礎訓練,均為因應戰時可能遇到的狀況,讓重機車手能快速應對;這一切都仰賴長時間的訓練與磨練。

 吳昇澤指出,快速反應連平時代表國軍形象,執行重大慶典任務,戰時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等作戰任務,因此每位車手必須時刻保持最佳狀態。他期許將自身經驗與專業傳承給新進人員,讓大家在任務中彼此信任、相互扶持,共同打造一支守護家園的堅強隊伍。

 快速反應連是國軍唯一使用重型機車執行任務的部隊,戰時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等作戰任務。(本報資料照片) 快速反應連是國軍唯一使用重型機車執行任務的部隊,戰時轉換為衛戍區偵搜部隊,負責戰場偵搜等作戰任務。(本報資料照片)
 「倒車扶正」訓練,初期有輪胎輔助,熟練後移除,強化核心與腿部肌力。(記者劉宸瑋攝) 「倒車扶正」訓練,初期有輪胎輔助,熟練後移除,強化核心與腿部肌力。(記者劉宸瑋攝)
 「S型推車」以最小角度繞越三角錐,並同樣實施倒退訓練,相當具挑戰性。(記者劉宸瑋攝) 「S型推車」以最小角度繞越三角錐,並同樣實施倒退訓練,相當具挑戰性。(記者劉宸瑋攝)
 官兵透過伏地挺身等訓練,提升自身體能。(記者劉宸瑋攝) 官兵透過伏地挺身等訓練,提升自身體能。(記者劉宸瑋攝)
 官兵進行壺鈴平舉等訓練,強化手部及核心肌群力量。(記者劉宸瑋攝) 官兵進行壺鈴平舉等訓練,強化手部及核心肌群力量。(記者劉宸瑋攝)
  國慶大會上,官兵駕駛重型機車,以整齊隊型通過司令臺。(本報資料照片)  國慶大會上,官兵駕駛重型機車,以整齊隊型通過司令臺。(本報資料照片)
 官兵騎乘重機排列出MP字樣,並整齊劃一前進,以展現高超技巧及絕佳默契。(本報資料照片) 官兵騎乘重機排列出MP字樣,並整齊劃一前進,以展現高超技巧及絕佳默契。(本報資料照片)
重機車手訓練表重機車手訓練表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