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昨日親臨湖口營區,主持584旅聯兵3營換裝M1A2T戰車成軍典禮。賴總統致詞時表示,該營是全軍第一個換裝M1A2T戰車的單位,從人員培訓到接裝,先後完成各項訓練項目,並於初始戰力評鑑中獲得佳績,充分展現裝甲部隊優異的訓練成果。此外,陸軍目前亦加速執行第二批戰車接裝訓練,並準備展開最後一批戰車的交運,期能加速打造裝甲部隊全新戰力。
賴總統期勉官兵,國軍有新的裝備與科技,更要透過新的訓練及思維,發揮不對稱作戰的精神,有效提升戰力,落實「防衛固守、重層嚇阻」的整體戰略。同時強調,「我們強化國防是為了保家衛國」,因為只有實力才可以帶來真和平,我們也必須堅決反併吞、反侵略,以實力捍衛得之不易的民主自由。
M1A2T戰車為陸軍爭取多年的主要作戰裝備,對於裝甲兵部隊戰力提升具有重大意義。此一號稱「地表最強戰車」的新銳武器,配備120公厘滑膛主砲,可射擊包含翼穩脫殼穿甲彈、破甲榴彈、多功能榴彈等多種彈藥,不論在射程和殺傷力上,都遠勝現役M60A3戰車及CM11戰車。該型戰車使用1500匹馬力燃氣渦輪引擎及X1100-3B型自動變速箱,可於複雜地形區域中快速機動。加上全車採用複合式裝甲,可以提供乘員更強之防護力。
除了前述火力、機動力、防護力,M1A2T戰車採全數位化設計,結合數據鏈路系統、網路通信系統,可與AH-64E攻擊直升機、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等空中與火力支援單位搭配,完整戰場共同作戰圖像,遂行地空整體作戰及聯合兵種作戰。該型戰車配備先進射控與觀瞄系統,射手在接戰目標時,車長即能同時鎖定下一個目標,有效降低目標搜索與射擊時間,接戰能力幾乎為傳統戰車的3倍。
M1A2T戰車與國軍現役戰車在性能、操作與維保等方面,均有極大差異,陸軍於接裝前3年即已展開各項先期準備工作。從接裝人員選拔、培訓到赴美接受操作與維保種子教官訓練,陸軍司令部與裝甲兵訓練中心皆以最嚴格標準篩選與督管。國內包含訓場整建、維保設施、模擬系統等配套工作也同步展開。在首批接裝人員完訓返國後,立即著手進行各項接裝的準備工作。因此,首批38輛戰車去年12月抵臺後,即迅速完成檢查並開始進行訓練。
584旅聯兵3營為首個接裝M1A2T戰車的單位。該營在接收作業完成後,隨即由接裝人員展開密集換裝與射擊訓練。全營官兵在旅、營部指導下,從基本機械操作、車輛行駛、組合訓練、次口徑射擊等項目反覆磨練,力求讓所有人員均能熟悉裝備性能與操作。今年7月10日該營首度實施換裝實彈射擊訓練,從靜止間固定目標射擊至排集火射擊課目,19發訓練彈全數命中目標,展現全營官兵在半年內的精實訓練成果。
該營依計畫期程完成所有人員合格簽證、組合訓練、戰鬥教練及戰力鑑測,並在昨日成軍典禮後,正式納入作戰序列執行戰備任務。第二批42輛M1A2T戰車今年7月運抵後,亦已陸續展開各項接裝訓練工作,接裝部隊刻正緊鑼密鼓執行訓練課目,希望依期程規劃成軍部署。M88A2救濟車及M1070A1重型運輸車也已按交運期程,展開各項訓練整備,後續28輛戰車在明年交運後,可望為裝甲部隊帶來全新戰力。
M1A2T戰車是國軍推動地面戰力提升之一環,近年來配合聯合防衛作戰構想調整,三軍已陸續獲得新式標槍、拖式2B反裝甲飛彈、海馬士遠程多管火箭系統,而國造雲豹甲車、天弓三型、陸射劍二防空飛彈、陸基雄二/三型反艦飛彈等多種武器亦陸續完成交裝。未來國軍也將引進各型偵蒐與攻擊型無人機、無人水面/水下作戰載具等新興戰力,全面改善資通電作業環境與設備,大幅提升整體防衛戰力。
除了更新武器裝備外,國軍亦積極推動實戰化訓練,採「實人、實裝、實時、實地」方式進行訓練,使部隊充分了解戰場環境。配合各式新式武器裝備交裝,研擬全新戰術戰法及準則,據以精進部隊訓練作法,使武器裝備在戰時能發揮最大效能。
綜言之,「創新求變為克敵制勝之基本要件」。面對敵情威脅陡升,敵人對我武力侵犯與灰色地帶襲擾手段不斷推陳出新,國軍必須時刻自我提升。不僅必須尋求以自製或外購方式,加速籌獲各式武器裝備,更必須在建軍、備戰與訓練方面,依據敵情靈活發展各種克敵對策,透過創新不對稱戰術作為,結合臺灣特殊地理戰場條件,打造可嚇阻並擊敗敵人進犯企圖之可恃防衛戰力,確保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