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虢火
在共產赤化下的中國大陸,各種邪門歪風層出不窮,但近期最令人咋舌的,莫過於日前爆發之宗教貪淫事件。根據中共官媒「新華社」報導,少林寺住持釋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寺院資產,且長期與多名異性維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等,目前正接受多部門進行聯合調查。稍晚,「中」佛教協會也發聲明表示,釋永信所作所為性質惡劣,敗壞佛教聲譽,因此公告「註銷戒牒」,不再具備宗教身分。
釋永信挾「黨」意隻手遮天
事實上,釋永信涉貪荒淫並非「新聞」,而是早自2015年7月25日,就有一位署名「釋正義」者透過網路公開舉報相關案情,時隔一週後更有多位僧人包括釋永信親徒「釋延魯」等,前往北京之宗教監管單位實名舉報少林貪瀆與住持包養女弟子等問題。但經中共「黨中央」對整起事件定調後,仍發布調查結果稱「舉報不實」逕行結案。
10年之前遭實名舉報且鬧得沸沸揚揚,雷聲大雨點小全案無疾而終,10年之後卻突然以相同罪名速速徹查,許多中國大陸網友對此戲稱,原本「黨永信」跌落神壇淪為「黨不幸」,因此快馬加鞭施以「雙規」,更有輿論逕指釋永信的問題不在貪瀆與荒淫,而是「黨另有所圖」才遭查辦。換言之,在中共專制下,任何「信仰」都必須先「姓黨」,也難怪荒唐法門多如過江之鯽,佛也搖頭無奈至極。
宗教納入制度監控與操控
追根究底,在中共的認知中,宗教從來不是用以教化向善,而是真實寫入「黨規」中的社會控制機器。根據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94年中共「國務院」頒布「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及2004年「國務院」公布首部「宗教事務條例」規定,雖然賦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但同時也規定「外國人不得在中國大陸境內成立宗教組織、宗教辦事機構及宗教活動場所或開辦宗教院校,不得在其公民中發展教徒、委任宗教教職人員和進行其他傳教活動」。當前,中共官方所承認的5大宗教分別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並要求各宗教都必須納入隸屬於政府的協會,完全接受「國家宗教事務局」和「中國共產黨統戰部」之指導和監督,尤其是外國人在宗教活動中的角色和地位。
以中共官方所核定的「佛教」為例,就是服膺在原敦聘釋永信出任副會長的「中國佛教協會」之下。經黨的指導,其組織章程開宗明義寫道「宗旨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民族佛教徒愛國愛教,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同時強調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我國佛教中國化方向,協助黨和政府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並使「佛教更好地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最終能以「踐行『人間佛教』思想,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確保「祖國統一」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此外,更在其業務範圍中,白紙黑字寫下「開展與臺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中佛教徒的聯誼工作,增進了解,團結合作,促進祖國統一,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凝聚力」等敘述,透過宗教信仰遂行統戰宣傳,針對性極強。
歪曲歷史真相獲北京酬庸
眾所皆知,現行傳播於世界各地的佛教,都是發源於2500年前的印度,以「慈悲」為精神核心,從來不是受限於某一個特定民族或國家的宗教。承繼漢傳臨濟曹洞法脈,盡瘁佛教經典教義的知名比丘、也是禪學弘法兼教育家的釋聖嚴,曾就佛教基本原則分析,「因緣所生法」觀點能使人捨去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因果報應」觀點更能使人肯定道德生活的重要性。倘若放棄了這些原則,它就不是佛教。同時強調,所謂「中國佛教是依據印度佛教的原則或釋迦牟尼佛的根本精神,再加上了本土儒、道兩家文化的若干成分,變成普遍受到中國人所樂意接受的佛教」。以現代觀點來看,佛教不僅崇尚「平等簡樸」的生活,其「自在、慈悲、少欲、知足」且「不重形式、不走極端」以及「隨方隨時,隨緣施教」的信念,更是恆久不變的經典與真理。
至於始建於北魏年間、擁有千年歷史的少林寺,因禪宗祖庭與武僧功夫享譽全球,但近代卻因人禍不斷,「天下第一名刹」原本應該追尋正直清淨內心境界的佛教徒,在中共控制下扭曲了最初追尋智慧、寧靜自在的根本精神。在近期這起事件中,俗名劉應成、號皖潁上人的前少林寺住持釋永信,自受戒後反常展開爭議不斷的黑化歷程。1995年,也就是少林寺建寺1500週年之際,釋永信假藉擴大慶典之名,經所在地河南省地方黨部的支持下,於9月3日假「祈福世界和平」舉行法會,期間配合中共統戰主旋律、大肆宣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勇於歪曲歷史真相而受到黨中央激賞,自此「順風順水揚紅旗」變本加厲背離初心。
碰觸「宗教中國化」紅線落馬
1998年,釋永信又主導註冊「河南少林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創先例,開啓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根據「少林寺旅遊景區管理局」統計資料,自2006年起門票收入破億;海外開設分寺年收高達千萬英鎊。這些統計還不包括旗下影視、醫藥與文化等各類產業的營收,加上釋永信年年帶領「少林武僧團」積極前往海外巡演,雖然國際知名度蒸蒸日上,但也因豐厚收入分贓不均,導致內部糾紛不斷。1999年,當時僅34歲的釋永信,正式獲得「國家宗教局」和「中國佛教協會」的核准,正式接任少林寺方丈一職。荒唐的是,在「升座」儀式中,負責撐傘護送進入法堂的弟子,就是此後實名舉報的釋延魯,儘管此舉著實讓「黨」顏面盡失,但在龐大利益考量與釋永信諂媚表忠下,仍放任貪腐惡化,那怕少林寺僧眾不再誦經修行,只要願意年年詠唱紅調,吻合「愛國愛教主題思想」,再多荒誕行徑也視而不見。
弔詭的是,今年初釋永信以「文化交流」之名,率旗下大批僧眾出訪歐洲,前往梵蒂岡與時任教宗的方濟各會晤後,隨即遭監管部門約談並限制出境,短短半年時間豬羊變色,加碼清算「逐出佛門」。許多分析認為,黨所明定「宗教中國化」才是真戒律,由於天主教和中共常年因「聖座」與「牧民」不同調,「少林CEO」誤踩外交紅線才是「註銷戒牒」且失蹤多日的主要原因。至於臨危受命接任方丈者,同樣是由「黨」所任命、身兼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身分的釋印樂,高舉「全面從嚴治教」和「去商業化」大旗嚴管僧眾,爆發和尚離職潮,顯見「黨不讓貪」改革難起作用,換湯換藥都治不了內心的赤化紅魔。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