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論】中共扭曲抗戰史實 閱兵盡顯擴張野心

發佈日期:2025/09/04 點閱:37

 中共昨日假藉紀念抗戰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舉辦的「九三閱兵」,可謂是場精心策劃的國際政治表演。從活動前夕的大肆宣傳,到高調展示「東風-61」洲際飛彈等新型武器裝備,再到刻意淡化中華民國領導抗戰的史實,其居心就是要爭奪功績話語權,耗資鉅額的閱兵儀式更凸顯其窮兵黷武野心。

 檢視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談話內容、受邀參與國家名單及整場活動傳達的政治訊號,我們可清晰見到中共在軍事、外交權力的積極擴張布局,和急欲拉攏包括俄羅斯、北韓等威權專制國家,抗衡當前國際秩序的圖謀。

 中共為達政治目的,不惜纂改歷史,無視當年由中華民國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在正面戰場投入全國資源與無數官兵生命,進行長達8年,22次大會戰、200餘次重要戰役的浴血奮戰。中共恣意將「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將「九一八事變」後的局部抗戰,與「七七事變」後的全面抗戰混為一談,目的就是要掩蓋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設法保存實力、坐大發展之歷史真相,進而建構一套有利於其政權正當性的政治謊言。

 由外交層面觀之,中共也將閱兵當作地緣政治結盟的舞臺。特別是與俄羅斯、北韓的結盟關係。俄羅斯總統蒲亭、北韓領導人金正恩的出席,以及俄「中」近年頻繁舉行聯合軍演,在在顯示一個威權軸心陣營正在國際間形成。俄「中」刻意唱和、奉北韓為座上賓的舉止,毫不掩飾地向國際社會傳達其威權聯盟的具體形象和價值觀歸屬,正與普世的自由民主理念背道而馳,也將加劇與全球自由民主國家的對立。

 細究此次出席閱兵活動的國家與各界人士,中共的外交困境也顯露無遺。儘管其官方媒體大力宣傳,但真正派出國家元首或領袖出席的,除了俄羅斯、北韓等威權盟友外,多半是中亞、東南亞、非洲國家,以及少數拉美和歐洲國家;主要是被「自由之家」評估為「不自由」或「部分自由」國家。美、英、法、德,以及與中國大陸有複雜地緣關係的世界主要民主國家,均選擇缺席或僅派遣低階官員與會。其鮮明對比戳破了中共試圖營造「國際盛會」假象,顯示其在先進民主國家群體中的孤立狀態,亦呈現其自身國際號召力有限的尷尬情境。

 從中共內部激烈的權力鬥爭情形分析,自習近平主政以來,多次藉由反腐運動整肅異己,已有多名黨政軍高層官員落馬、失蹤,透露中共專制政權的不安定,軍隊內部的派系惡鬥愈形激烈。中共執意閱兵,主要目的就是要塑造習近平大權在握形象,鞏固其以黨領政、領軍之政治地位,進而抑制任何潛在的內部異議。然而,這種高度政治化的權力鞏固作法,實難提升共軍真實戰力;過度的政治操作,反會削弱軍隊專業和實戰能力。

 中共「國臺辦」廣泛邀請我國各界人士出席閱兵活動,更是盡顯對我的政治圖謀。藉由典型的「以民逼官」、「分化統戰」故技重施,中共意在繞過我國政府,直接對臺灣社會進行政治滲透。對此,我大陸委員會明確指出,中共此舉是對臺統戰作為,為了奪取抗戰話語權,呼籲國人切勿配合其政治操作。「國臺辦」的行徑,再次印證中共從未放棄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選項,也凸顯兩岸在憲政制度與價值觀的本質差異。

 面對北京當局扭曲史實、炫耀武力的政治操作,中華民國作為抗戰的真正領導者,有責任向世界闡明歷史真相。「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歷史上最為艱苦的一頁,是由當時的國民政府帶領全國軍民以慘重的犧牲換來最終勝利。這段歷史絕不容許中共政權為了政黨私利而任意纂改。

 更重要的是,中華民國在臺灣實行的自由民主制度及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早已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與肯定。愈來愈多民主理念相近國家和友盟夥伴皆體認,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對於全球安全與繁榮至為重要。

 近年來,從「七大工業國組織」(G7)峰會到美日、日英等雙邊聯合聲明,國際社會一再重申反對任何片面以武力或脅迫改變臺海現狀的意圖。國際共識的形成,是對我國最堅實的支持,也是對中共可能的軍事冒進,最有效的嚇阻。歷史的詮釋或可被一時扭曲,但事實終將存在;武力的展示或可震懾部分國家,但無法贏得真正的尊敬。中共「九三閱兵」的政治操作,不僅未能增進其國際形象,反而凸顯其在歷史論述與外交戰略上的窘境,使其愈益偏離自由民主的主流價值體系,讓國際社會更加認清其威權本質與霸權野心。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