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社論】攜手友盟抵禦威脅 強化防衛保障國安

發佈日期:2025/08/29 點閱:32
中共近年不斷擴大軍事威脅行動,臺海安全情勢成為國際矚目焦點,各國領袖紛紛表達對中共武力威懾與灰色地帶侵擾的關切,更促使美國國會及民主國家通過各項法案,支持我國強化自我防衛力量、參與國際社會活動。是類行動在在顯示,反對軍事侵略威脅與極權主義擴張乃係國際共識,更代表民主陣營開始凝聚團結共識,強化安全合作,確保既有規範性國際秩序與民主自由。

 過去20多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增強,中共獲得充足財力強化軍事力量,逐漸成為區域安全隱憂,自其領導人習近平掌權後,此隱憂更惡化為具體威脅。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中國夢」號召下,中共展開前所未有的軍事擴張,從南海軍事化到臺海、東海與黃海內海化,共軍採取步步進逼方式,企圖迫使周邊國家屈從。

 中共擴張行為,讓日本、南韓、菲律賓、越南等周邊國家,開始增加國防預算、強化軍事實力,以因應與日俱增的安全威脅。然而,北京的野心並不侷限周邊國家,其真正目的是要改變民主聯盟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之規範性國際秩序,因而積極與俄羅斯、伊朗、北韓等威權國家合作,試圖在全球各地建立主宰勢力。

 近年來,中共極力拉攏南太平洋、拉丁美洲國家,並持續鞏固在非洲與印度洋的既有地盤;共軍海空兵力活動範圍更已跨越第一島鏈,邁向第二島鏈之外的印度洋,甚至北冰洋。中共除與俄羅斯勾結,連續在太平洋進行艦隊聯合巡弋,更不斷擴大於東海至日本海之各項軍事演習規模;共軍在未告知國際社會前提下,更貿然於紐澳之間海域及南太平洋進行實彈演訓,足以證明其視國際規範為無物。

 中共對國際社會的威脅如此,對我國的威脅更是變本加厲。自2016年起,共軍開始進行所謂「遠海長航」,派遣機艦繞行我東部海域,後續更挑戰海峽中線,打破維持數十年的安全現狀。本月27日,國軍偵獲中共殲-16、空警-500等各型主、輔戰機及無人機計33架次出海活動,其中20架次逾越中線及其延伸線,進入我北、中部及西南空域,並配合共艦,假所謂「聯合戰備警巡」之名,對我周邊空、海域進行騷擾。從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訪臺後的「環臺軍演」、「聯合利劍」演習、「海峽雷霆2025」演習,以及常態性的「聯合戰備警巡」,共軍的襲擾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除了無日或已的軍事侵擾,中共更採取法律戰、輿論戰、心理戰、認知作戰手段,企圖否定我國的國際存在,包含扭曲聯合國2758號決議及搶奪對日抗戰勝利話語權等行為,皆意在強迫國際社會接受其「一中」原則,貶抑我國際地位,打擊我民心士氣,裂解臺灣社會團結。種種荒唐行徑,讓國際社會認清其侵略本質,進而採取各種挺臺行動。

 美國國會針對中共軍事及各式對臺打壓的蠻橫行為,近年通過多項挺臺法案;今年會期中,相關法案更高達20項以上,充分展現對我國安全的支持及臺美關係穩固的重視。美國國會且要求行政部門,加速處理對我各項軍售項目,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亦提出簡化流程之具體作為;雙方正持續針對強化我國自我防衛力量密切合作,以確保國軍具備有效嚇阻戰力。

 除了友盟國家協助,國軍亦積極展開各項國防改革,以強化整體戰力。三軍部隊針對快速升高之敵情威脅,積極推動各項組織調整作為,全面檢討各項聯合作戰計畫並進行適切修訂;同時依據防衛作戰需求,採軍購、商購及委製等多元管道,加速籌獲各項武器裝備,以強化不對稱戰力、防衛韌性、後備戰力及灰色地帶應處能力。

 為展現自我防衛決心,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明年度國防預算增至GDP 3%,2030年前,更將提高至GDP 5%。為強化國家抵禦侵略及應處各種災害的能力,賴總統就任後即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年更首度結合地方政府及中央相關部會,執行「2025城鎮韌性演習」,以強化全民敵情認知與抗敵意志,有效提升社會面對戰災及天然災害韌性,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我們堅信「自助而後人助」信念,友盟國家在中共對我擴大威脅時刻,選擇挺身發聲和協助,令國人倍感溫暖,身為民主陣營對抗威權擴張最前線堡壘的我國,必將盡全力確保區域和平與穩定。全民在政府領導下,也將共同打造對抗任何威脅的強韌社會,國軍更將竭盡所能強化戰備整備,維護國家安全和得之不易的民主自由與繁榮富足。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