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莒光園地】認識我們的榮光-海軍「敦睦遠航」專輯

發佈日期:2025/09/01 點閱:33
文章相關圖片

 第一單元:認識我們的榮光-海軍「敦睦遠航」專輯

 節目重點:

 一、中華民國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由磐石軍艦、鄭和軍艦及武昌軍艦等任務艦組成,搭載800餘名官兵與軍校應屆畢業生,執行橫跨3個友邦、長達萬餘浬的航程。官兵與學生們透過「文宣館」、鼓號樂隊與儀隊表演,使友邦更認識我國文化、科技與國防自主成果。駐外大使、友邦政要與民眾均盛讚艦隊專業訓練與此項任務的外交意涵。

 二、敦睦支隊與友邦展開多元交流活動,包括與帛琉高中師生共同彩繪牆面,以及駐地醫療、農技團與僑胞的互動等,凸顯海軍除了國防重任外,更扮演深化邦誼的橋梁。而每當艦隊離航前,都會與友邦舉行聯合升旗典禮,當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飄揚於友邦土地上,都讓旅外僑胞心中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外,艦隊也特別登上南沙太平島,讓官兵與學生深刻體會守護海疆的重責大任。

 三、面對烈日下的操演、海上的高風險作業,或是艙間維修的艱苦環境,艦上官兵均克服挑戰,展現出高度專業與堅毅精神;學生們亦在航行期間實際操作海圖繪製、機械維護與戰術演練,從理論走向實務,象徵海軍「錨鍊精神」的薪火相傳。最終,敦睦支隊展現堅強戰力,鞏固友邦情誼,並圓滿完成使命返國,官兵家屬熱情迎接,見證他們在歷練中的成長蛻變。

 給我們的啟示:

 國防即外交,海軍敦睦遠航不僅僅是軍事訓練,也是將國家精神與形象傳遞至國際的重要舵手。透過艦隊抵訪與交流活動,不僅加深友邦民眾對我國的認識,更使僑胞以身為中華民國國民而自豪,國軍承擔守衛疆土的使命,更代表了國家形象。敦睦支隊以實際行動證明,軍力展現與文化交流能相輔相成,共同強化國際友誼。

 同時,國軍的辛勞與付出也值得國人珍視。無論何時何地,官兵們皆在不同的崗位默默奉獻;學生們也在遠航中歷經訓練與挑戰,從中深化責任心與使命感,這些正是未來國防戰力的基礎。這份堅持與奉獻精神,也透過節目讓國人理解國防、進而支持國防,使全民團結,成為守護家園的後盾。

 第二單元:國防部《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音樂會》專輯

 節目重點:

 今年國防部《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音樂會—Memory becomes Mission記憶化成使命》,以音樂、影像與多元藝術形式,重現國軍與全民同心抗戰的歷史場景。節目在全體齊唱國歌中拉開序幕,搭配演訓畫面與光雕投影,使觀眾立即感受到軍人守護國家的使命與榮耀。

 二、第1幕「守護中華民國,決不退讓」以歷史與現代影像交疊,回顧自辛亥革命、八年抗戰至建設臺灣的歷程,彰顯國軍堅守使命的精神;第2幕「軍民同心,展現韌性」則以舞蹈、音樂與沙畫結合,呈現四行倉庫、臺灣光復等史實,並延伸至現今全民國防,象徵古今一脈的保國衛民精神。第3幕「友盟同心,攜手同行」,藉由飛虎隊、黑貓中隊等歷史影像搭配外國歌手表演,展現友盟並肩作戰的情誼。隨後第4幕「咱的臺灣,咱來挺」,由玖壹壹樂團以熱血歌曲點燃現場,唱出戰友情誼與全民防衛的自信與凝聚力。最後第5幕「我從軍,我驕傲」則由軍校生與藝工隊演唱軍歌,搭配國軍執行戰備整備畫面,展現青年挺身衛國與科技國防的榮耀。

 三、音樂會全程以多樣曲目與藝術形式,讓歷史記憶化為今日使命。觀眾在激昂旋律中追憶先烈犧牲奉獻,並體會國軍守護民主與自由的責任,充分體現中華民國堅定延續的精神價值。

 給我們的啟示:

 歷史並非只是記憶,而是當下的使命。80年前,先烈們在戰火中以犧牲換來國家的延續;而今,我們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更應理解「我生則國死,我死則國生」的信念,並思考如何將其轉變為守護憲政與自由價值的行動。藉由音樂會,以跨時代經典曲目與現代表演相互交織,讓我們從旋律中感受「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的歷史意義,也在文化傳承中看見青年的責任。這是一種教育,更是一種精神傳承。

 國防不只是軍隊的事,也是全民共同的責任。從過往戰爭的壯烈,到現在全民防衛的展現,透過音樂會的呈現,提醒著我們國防與社會各方面息息相關。無論是青年挺身而出、軍民同心,抑或是友盟合作,都是民主自由果實能夠延續的基礎。今日的我們,投身軍旅、戮力戰備,正是對過往先烈先賢犧牲奉獻最好的回應。

(本文由政治作戰局文宣心戰處供稿)

 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展現堅強戰力,圓滿完成使命。(記者林睿奕攝) 海軍114年敦睦遠航訓練支隊展現堅強戰力,圓滿完成使命。(記者林睿奕攝)
 《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音樂會》搭配光雕投影,使觀眾感受到軍人守護國家的使命與榮耀。(本報資料照片) 《紀念二戰暨抗戰勝利80週年音樂會》搭配光雕投影,使觀眾感受到軍人守護國家的使命與榮耀。(本報資料照片)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