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孩子愛頂嘴 爸媽怎接招?

出刊日:2025/05/01 作者:文/李家雯 期數:425 點閱:109

文/李家雯 

「媽媽,你不要管我!」「爸爸,我就是不要!」
當孩子開始頂嘴,家長心裡多半都是感到憤怒、挫折,甚至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受教」,進而產生更大的衝突。然而,從阿德勒心理學與正向管教的角度來看,頂嘴並非單純的叛逆或挑釁,而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尋找自主權、表達需求的一種方式。如果父母能換個角度看待,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回應,不僅能減少衝突,還能幫助孩子學習尊重與溝通。
頂嘴的背後 是孩子的需求與動機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所有行為背後都有其目的,孩子的頂嘴通常與下列心理需求有關:
1.尋求權力與自主
 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見不被尊重或被強迫聽從時,他們可能會透過頂嘴來表達反抗,試圖取得更多自主權。
2.尋求歸屬感與重要性
 若孩子覺得父母只是一味地指責、命令,而沒有真正聽懂自己的想法,可能會透過頂嘴來爭取關注,希望自己也能被看見、被重視。
3.測試界線與影響力
 孩子透過頂嘴來測試父母的反應,確認自己在家庭中的影響力,看看哪些話語或行為能讓父母讓步或妥協。
當我們理解頂嘴的背後動機,便能用更具建設性的方式來回應,而不是陷入權力鬥爭。
父母的3大錯誤反應 愈壓制,愈反彈
許多父母遇到孩子頂嘴時,會採取以下3種方式,但這些反應往往適得其反:
1.嚴厲制止:「不准頂嘴!」
這種方式可能短時間壓制住孩子的回應,但長遠來看,孩子可能會變得更加反抗,或者表面順從但內心疏離,甚至未來在人際關係中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2.道理講不停:
「你知道爸媽是為你好嗎?」
當孩子頂嘴時,他們需要的是被理解,而不是一場冗長的說教。過多的理論說明反而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加深對立情緒。
3.以牙還牙:「你這什麼態度!」
若父母用生氣、嘲諷、威脅的方式回應,只會讓孩子學習到「衝突可以用怒氣解決」,未來在人際關係中可能也會用相同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如何正向回應孩子的頂嘴?
阿德勒心理學的4大對應策略
1.先穩定自身情緒,不與孩子對抗
當孩子頂嘴時,父母的第一步不是立即回應,而是讓自己保持冷靜。孩子的頂嘴不是針對「父母這個人」,而是針對「當下的情境」。
作法:可以深呼吸3次,提醒自己:「這是孩子還在學習表達自主,不是他故意挑戰我。」
2.用「我訊息」代替「你指責」
與其說:「你怎麼可以這樣跟我講話!」不如換成:「我有點難過,因為我希望我們可以好好討論。」
這樣的表達方式能夠讓孩子知道你的感受,而不會激起他的防禦心態。
3.同理孩子的感受,再設定界線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溫和而堅定」的態度,這代表父母可以先理解孩子的情緒,再表達合理的期待。
例句:「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覺得這樣很不公平。但我們可以試著用別的方式來說嗎?」
這樣的回應方式既不忽視孩子的感受,也能讓孩子學習如何適切表達自己。
4.給予選擇,而非強制命令
孩子常因為感到被控制而頂嘴,因此父母可以提供選擇,讓孩子覺得自己有決定權。
 例句:「你現在不想收拾玩具,你是想5分鐘後收,還是我們一起收?」
透過這樣的說法,讓孩子感到被尊重,減少對抗情緒。
幫助孩子學習溝通 而不是單純「不頂嘴」
頂嘴並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孩子有沒有學會健康的溝通方式?如果我們只是讓孩子「閉嘴」,那麼他們可能會把不滿憋在心裡,或是用更激烈的方式來表達。因此,父母的重點應該是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尊重他人。
當孩子頂嘴時,與其視之為挑戰權威,不如當成一次溝通與教育的機會。既不放任孩子為所欲為,也不以權威壓制孩子,而是透過界線設立,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有禮貌且自信地表達自己。
當父母能夠以尊重與理解的方式回應頂嘴,孩子也會從中學習到如何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模式。這不只是避免衝突的方法,更是幫助孩子成長為能夠自主思考、尊重他人、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下一次當孩子頂嘴時,不妨先停一下,試試這些方法,讓親子關係更和諧,也讓孩子學習到真正重要的溝通能力。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pubu (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