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學習 從帶孩子做家事開始

出刊日:2024/05/06 作者:文/李家雯  期數:419 點閱:2158

文/李家雯 



 父母總是希望能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包括良好的教育、豐富的娛樂和各種課外活動。然而,過程中我們也別忽略了「引導孩子做家事」可以為孩子帶來的深度教育意涵。



 成長的過程中,人格的形成受到早期環境影響極大。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觸的社會環境;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極其重要的地位。透過投入家事,可以教育孩子學習承擔家庭責任,從小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和社會責任感,進而培養孩子良好品格。



培養孩子的關鍵4C



 阿德勒心理學相信,孩子需要在環境中感受到「關鍵4C」的培養,以預備其成熟人格,為他將來步入社會而準備。這「關鍵4C」分別是:連結感(be Connected)、能力感(be Capable)、意義與貢獻感(be Counted),以及面對挑戰的勇氣(have Courage)。從小讓孩子參與家務,不僅能夠分擔家長的負擔,更能夠培養孩子的4C能力。



 首先,通過參與家務,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感知自己的付出是家庭運作的一部分,這種歸屬感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的建立至關重要。同時,透過學習家務,孩子也能夠培養各種實用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通過學習如何清潔房間,能培養孩子的整理能力和細心觀察能力;通過學習如何做飯,他們可以培養自理能力和創造力。這些都是能讓孩子在未來生活中受用無窮的技能。



 此外,學習家務還能夠培養孩子的貢獻感和社會責任感。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付出可以為家庭帶來改變時,他們會更加有意願主動參與,並且樂於幫助他人,這種貢獻感和社會連結感也是孩子們未來成為社會有用之人的重要基石。



為其他技能做準備



 做家事能為孩子帶來的學習,絕對不只如此,還有以下的好處:



★學習人際間的溝通與合作



 孩子參與家事,能使他們更加理解家人之間的需求,增進相互尊重和理解。



★學習時間管理和組織能力



 學習做家事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有效管理時間和組織任務,對學業和未來工作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學習性別平等的態度



 家務應該成為每個家庭成員共同承擔的責任,家長們也可以探討如何教育孩子在家庭和社會中尊重性別平等。



★學習環境保護



 家務不僅僅是維護家庭清潔和秩序,還可以透過節約能源、廢物利用等方式,教育孩子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例如:教導孩子如何節約用水、分類垃圾和回收可再利用的物品。



 總歸來說,帶著孩子經由參與家務,不僅是教育孩子自理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有效途徑,更是培養他們健全人格和積極價值觀的重要一環。



失敗也沒關係



 剛開始帶領孩子做家事時,一定是傷神又費力的,更可能耗費爸媽們更多的時間,只為替孩子們在其中失敗的經驗裡善後。但我們卻不能忽略在失敗中學習的重要經驗,即使孩子們在初期做得不夠好,家長們依然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和鼓勵,相信他們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才能激發出孩子的自信與挫折耐受力。肯定孩子們在其中的付出與進步,永遠都勝過最後的成果。



 教養孩子,從來不是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然而不輕鬆的事情我們依然有隨手可得的作為可以使用。人生的學習,可以從引導孩子們做家事開始,讓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感受到自我投入,也體會到自己的貢獻與家人間的愛,絕對有助於催化出孩子面對生活挑戰的各種勇氣。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pubu (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吾愛吾家有聲書:吾愛吾家419-2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