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春季食補 自製煲湯護肝健脾

出刊日:2023/03/08 作者:Jenna Yang 期數:412 點閱:2135
章魚扁豆赤小豆湯章魚扁豆赤小豆湯
文/Jenna Yang 圖/Jenna Yang‧編輯室

春季氣候詭譎多變,氣溫常因為冷鋒掠過乍暖還寒,這時身體受到外在不穩定的天氣影響,難以迅速調節機能,容易產生昏沉無力、食慾不振的狀態,即常見的「春季疲勞症」。想要預防或是改善此種季節性疲乏感,不妨在居住空間使用除濕機等方式避免滋生黴菌、降低過敏源,也可從飲食方面進行「體內除濕」,祛除濕氣、增強免疫力。
體內除濕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脾胃代謝。主掌消化系統的脾胃只要運作正常,自然能將積滯的多餘濕氣排除。當身體出現消化不良、水腫、四肢無力等徵狀時,除了運動排汗,也能藉由煲湯食補來調養脾胃、恢復元氣。對廣東人來說,喝湯就是簡易有效的食補,特別是溼冷季節,窩在家裡熬一鍋熱湯和家人共享,更是聯繫情感的傳統儀式。
廣東湯品有煲湯、燉湯兩大類,直火煮湯稱作「煲」,而燉湯多指隔水加熱的蒸燉方式;煲湯又可細分成老火湯和滾湯,老火湯顧名思義是長時慢煮的湯品,火候足、時間長,湯料多以乾貨作為素材,久煮後材料成湯渣。而滾湯即是短時大火滾煮的湯品,用沸水和新鮮食材同煮,常見於日常餐桌。春天湯品為了達到去濕氣的功效,最好以季節蔬果或是健脾乾貨搭配油脂較少的瘦肉、去皮雞胸肉燉煮,更能收健康之效。
此外,多樣的攝取綠色蔬菜也有助於改善營養不均衡、脾胃失調的春季疲勞現象,亦可在日常飲食加入可滋補養肝的枸杞,其中豐富的葉黃素不僅能明目,所含的甜菜鹼、多醣體屬於抗氧化素,對於保養肝臟與延緩老化,皆有不錯的保健作用。
俗話說:「春不養、夏易病。」春季特重補血健脾、養肝休息,飲食之餘最重要的功課便是正常作息、注重睡眠,在一年之初培養免疫力,整年都能精神充沛、活力十足。

適合春天品嚐湯品:
章魚扁豆赤小豆湯
章魚扁豆赤小豆湯在臺灣較少見,卻是許多香港人眼中的經典好湯。做法是將章魚乾烘烤或乾烙增加香氣再剪成小段,豬後腿瘦肉汆燙切塊備用,扁豆與赤小豆浸水20分鐘,下材料後待水滾再以文火煲2小時即可。國內較難取得的章魚乾,可用澎湖石鮔乾取代,扁豆能健脾去濕,赤小豆則可利尿消腫,而支撐煲湯風味最重要的環節,是運用動物性氨基酸來增添鮮味,以海洋搭配陸地鮮味素材,便是鮮上加鮮。

無花果乾煲湯
《本草綱目》記載,無花果有健胃清腸、消腫解毒等作用,無花果時常作為水果食用,但廣東人用無花果乾煲湯已行之有年,無論是與烏骨雞、瘦肉同熬或是搭配花膠、螺頭等高檔海鮮乾貨燉煮,味道十分清香甘甜,同時含有促進消化的豐富果膠,能調理春乏的食欲不振、腸胃吸收問題。

花膠、竹笙老火煲湯
竹笙有助潤肺止咳、清熱利濕,特別適合潮濕多雨的春季食用,市售的竹笙多為乾貨,北投近年來則有農場採收新鮮的野生竹笙可供料理使用。作為一種真菌,竹笙正確的學名是長裙竹蓀,大多生長於溫暖竹林中的落葉層,採收後會去掉菌蓋,僅剩菌桿與網狀裙進行乾燥,購買時需特別留意不要挑選過於雪白色的竹笙,略帶黃色才是天然色澤。竹笙以清水發泡10分鐘搭配雞肉或排骨煮湯,是相當容易烹煮的湯品。

烏骨雞四物湯
港式煲湯之外,許多傳統湯品也相當適合春天品嚐,好比補血虛的四物湯,不但一年四季都能飲用,事實上更是一款男女不拘的滋補聖品,像是四肢容易冰冷畏寒或是出現氣虛疲倦的狀態,都能諮詢中醫師,並在專業的建議下食用適宜自身體質的四物組合。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無花果乾煲湯無花果乾煲湯
花膠、竹笙老火煲湯花膠、竹笙老火煲湯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