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事博物館探險之旅 一覽澳洲海事發展史

出刊日:2023/01/12 作者:Dance 期數:411 點閱:1777
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建築外觀上MU-SEA-UM,巧妙地把此館主題融入其中。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建築外觀上MU-SEA-UM,巧妙地把此館主題融入其中。
文/Dance 圖/Dance‧編輯室 

澳洲之旅中,和女兒在雪梨旅遊的活動範圍不出達令港,除了朝聖當地美食與知名景點,某日臨時起意造訪位在港邊的「澳洲國家海事博物館」(Australian National Maritime Museum, ANMM),原本以為有可能會看到沉悶古板的內容,卻意想不到處處是驚喜!
在導航的指引下,往博物館前進,在皮爾蒙特橋(Pyrmont Bridge)上忍不住放慢腳步,這座橋作為澳洲工業史的象徵,1981年後只限行人和腳踏車通行,寬敞的橋面讓行人可以恣意的在海港風光中駐足。橋的盡頭就是海事博物館,建築外觀上一個大大顯眼的MU-SEA-UM,運用文字的趣味,巧妙地把此館主題融入其中。
ANMM由三大系列組成:艦艇參觀、常態及主題展覽。購票之後我們首先來到影片播放區,介紹館內艦隊主角驅逐艦「吸血鬼號」(HMAS Vampire)、柴電潛艦「昂斯洛號」(HMAS Onslow) 及三桅帆船「奮進號」(HMB Endeavour),身為澳洲的外來客,我也藉此略略感受到這個國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的角色及地位。
「吸血鬼號」是澳洲最大的艦艇博物館,也是澳洲最後一艘重型火砲軍艦,此後的澳洲軍艦標準配備都是飛彈。雖然擁有重裝配備,這個吸血鬼卻一生安穩,執行過最艱險的任務就是護送軍隊到越南參戰。映入眼簾的房間及起居室擺設,讓身處在21世紀這艘軍艦上的我們,竟能感受到19世紀的西方古典情懷。
接著我們排隊準備進入「昂斯洛號」,負責引導入內的志工人員不厭其煩的確認遊客沒有幽閉恐懼症才肯放行,我們母女就踏入了全博物館中最引人入勝的探險。從步下階梯進入潛艦內部開始,在狹窄的空間中一邊忙著俯身穿梭,一邊應付眼花撩亂—數不盡的按鈕、儀表板、小得讓人吃驚的床板、窩在角落的馬桶和水龍頭,對初次造訪潛艦的我們來說相當新鮮刺激,但是想到一堆男子的魁梧身軀,全天候24小時窩在如此窄小的空間裡面工作、生活,完全沒有活動筋骨的餘裕,還要維持警戒甚至進入作戰狀態,不禁令人肅然起敬。
直至1999年退役為止,「昂斯洛號」為這個國家默默服役了30年,走過的海路相當於繞地球16圈,雖然已經榮退,卻仍維持可以出任務的良好狀態。
下一站我們來到「奮進號」,號稱是全世界最精準的復刻版,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在18世紀帶領「奮進號」登陸東澳,寫下歐洲與澳洲間的航海新頁,卻也種下了英國皇室殖民澳洲的野心種子,澳洲現今的文明自然與這場殖民密不可分,也讓「奮進號」在澳洲的歷史上扮演了不可磨滅的地位。
以上三艘艦艇組成的ANMM英勇艦隊,艦隊裡站崗的志工全部都是海軍退役多年的老兵,不僅和藹可親且有問必答,從他們口中知悉,原來碰上天候不佳或是氣溫過高,整個艦隊就不會開放,此次我們臨時起意還能順利攻堅真是幸運呀!
海上探險結束之後來到室內展覽,S-70B Seahawk海鷹直升機機身尾部上的老虎條紋標榜著敏捷似虎的行動力,29年的服役歲月中,身經百戰,如今則永久坐鎮在博物館的上空,透過官網上的影片可以了解到,原來在博物館把直升機吊掛起來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在這個展區中我們也初步認識了澳洲女性從軍的歷史。澳洲皇家婦女海軍服務隊成立於1941年,首批300位名額的招募,竟有多達3,000多位女性報名。她們主要負責通訊領域,一直到1984年性別歧視法案通過,方才打破澳洲女性從軍的種種侷限。
除了軍事上的探險,從其他展覽中,我們見到億萬年前行走在澳洲這塊土地上的恐龍足跡,看到澳洲海洋生態的樣貌,聽到澳洲原住民透過他們最原始的歌舞對海洋及大地的呼喊,召喚著我日後一定要再回到迷人的達令港灣!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船艦內部艙間的簡潔配置,令造訪的遊客嘖嘖稱奇。船艦內部艙間的簡潔配置,令造訪的遊客嘖嘖稱奇。
室內展區可以了解澳洲女性從軍的歷史。室內展區可以了解澳洲女性從軍的歷史。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