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3/01/12
作者:邱詩琁
期數:411
點閱:1338
文/邱詩琁
我們常把人生歷程看成山形曲線,有高有低。來到了高峰,接下來應該就會進入下坡路段;也把人生最意氣風發的精華階段視為攀頂。但是,人老了就會準備走下坡嗎?若人生可以換個圖形曲線,不妨比喻為一個「圓」。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只是逐漸走向畫圓的起點,距離完成這個圓形愈來愈近。許多人退休之後積極圓夢,或是投身志工公益,利人利己,正是讓人生更充實圓滿,不留遺憾、缺口。
退休圓夢 利人利己
關懷小丑協會創辦人黃世岱(人稱「蛋黃哥」),退休前便有計畫地學習和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在正式退休前已考取了7張證照,其中一張便是小丑表演。退休之後,他從美國回到臺灣,將小丑表演帶進養護機構,逗樂安養院的長輩們。再進一步成立志工團、協會,培育更多的關懷小丑,讓小丑大軍關懷、陪伴全臺無數長者。
「蛋黃哥」常藉由一段繩子魔術來比喻自己的退休人生,將原本不等長的三段繩子,巧手一揮成為等長的三段,闡明自己身體力行的「三分之一學」。「退休後的時間應該各分為三分之一,首先是先把自己身體照顧好,其次是去學習新事物,第三則是當志工,回饋社會。」
根據智榮基金會和童庭基金會合作的一份「臺中烏日中高齡學習需求調查」發現,新時代的熟齡族選擇擔任志工,不僅為了貢獻社會,更期待在擔任志工的同時,能同步學習與成長,例如:相當受退休族歡迎的美術館、博物館志工,猶如現今最夯的「沉浸式體驗學習」,身歷其境,耳濡目染長知識,活到老學到老。
盡情體驗 體能逆齡
民國107年挑戰「最夢幻打工度假」島主工作的古競祥,當時已年過70,他擊敗了300多位比自己年輕的競爭者,成為澎湖吉貝島島主。50歲之後,古競祥有感於許多長輩老後失去行動能力,只能坐在輪椅上,讓外籍看護推至公園曬太陽,他不願自己老後成為其中一員,於是以鐵人三項為目標,開始積極運動、鍛鍊體能。
古競祥規律運動,練跑半馬3年後才轉戰全馬,直到70歲勇奪「226超級鐵人分齡冠軍」。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但當你真心所望,付諸行動,無論年齡,都有可能造就你的「羅馬」。
美國華盛頓修女瑪丹娜.卜德75歲時成為三鐵賽事最高齡的完賽者,82歲時成為最高齡的參賽者。她在48歲時接觸跑步,52歲時開始參加鐵人三項比賽。瑪丹娜把跑步視為樂趣,一步一步地練習和累積跑量,終能挑戰馬拉松。跑步對她來說不僅是體能鍛鍊,也是心靈修練。全球知名運動品牌NIKE特別欽點她為廣告主角,她在幕後花絮中說道:「唯一的失敗就是你不願意去嘗試,因為你的努力本身就已經是成功。」
新的一年,無論年齡來到幾字頭,你願不願意邁出步伐,嘗試自己未曾做過的事物、挑戰自己一直以來以為的不可能?人生若是一個「圓」,你隨時都可以回到圓心,畫出新的半徑,讓豐富的學習、豐盛的體驗、永遠的好奇心、無盡的初體驗,帶你成就心滿意足的圓滿人生。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