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2/11/14
作者:洪毓謙
期數:410
點閱:321
隨著各種經歷,家人間的感情更接近了,默契也慢慢形成。
文‧圖/洪毓謙
「還有多久?」禾妹不耐煩地問。
「大概半小時吧。」我估計著。
「吼,怎麼還有半小時。」
「妳再吼,就會再多10分鐘。」
「吼」「40」「吼」「50」「吼吼吼…」
那天回程的路上,大概是這樣吧。要怪就怪一路平緩悠悠向下的路徑,遇一個岔口,我說必須走左側陡上的路徑,才能回得去停車處。之後,熊熊烈火就開始燒著,如同繪本《彩色怪獸》裡的紅,都是別人的錯。
時間長短是相對的概念,例如:塞車時間和廣告時間,都會讓人覺得漫長。而10分鐘的下課和連續假卻都會覺得太短。「我們的一生該有多長?」突然冒出的問題,讓人思索。「如果是蟬,如果是鳥,會如何定義生命的長短?」我想起最近看的紀錄片《撕心之痛:世紀山難(TORN)》中,身為兒子的導演探尋父親生前的一切,並在山難發生17年後,與家人在希夏邦馬峰接回父親的遺體。許多不解,因為走在父親曾走過的路徑上,看著一樣的景色,漸漸有了答案與諒解。
踩在腳下的新鞋,腳踝皮革處有些摩擦,我忍耐著,想著再穿一陣子應該就會改善。我抱起一開始就耍賴的岫岫,疾行一段,想拉近和哥哥姊姊的距離。偏偏岫岫又說好熱,想下來走,於是我們又開始緩緩地向上。
「爸爸,可以吃軟糖了嗎?」沒走幾步,岫岫抬頭問。
「那我們數到30好嗎?」我不想拒絕,又怕他吃太多。
「可以再吃一顆嗎?」軟糖一吞下,岫岫馬上又問。
「我想先聽你唱『城門城門』那首歌……」我又使出拖延伎倆。
「好呀。」我們邊走邊聊,也邊吃,開始有了固定的節奏感,步伐輕盈。
因為是走過的路,所以走起來輕鬆。印象中的困難路段竟順利通過,不知不覺已到了山頂。瞭望處視野極佳,遠望淡藍色的天際與幾絲雲朵,底下城區,顯得備感擁擠,但因視角不同,心裡反而有些灑脫。山友聚在山頂用餐,享受美景,閒話家常。我看著身邊的孩子與媽媽,喝著水,分著點心。如日本登山家,山野井泰史說的:「我希望盡可能地將單純的自己放在山上。」把自己放在天地間,放在家人之間。
這次的路線,是由幾個想去的點,連成新的路線,其中包含部分未走過的山徑,所以對大人來說還是有些新鮮感。然而,對孩子來說,有好玩的事出現,時間就過得快,一旦無聊,就顯得漫長。我聽著哥哥和姊姊玩文字接龍,時不時也加入一下,姊姊突然想接一些不雅的語詞,但噗嗤一笑後,又吞了回去。我原想提醒,卻也不需要了,在心裡竊笑。
回程,前方天色漸暗,打著幾聲悶雷,迎來的山友和我們互相提醒著天候與時間,我們不得不催促起腳步。再加上一段陡上的路徑,孩子愈走愈不耐煩。我和妻子沉著氣,想陪他們度過。蟬聲依然知了知了地響著,似乎早對於午後雷雨習以為常。幸好,我隨手抓了隻攀木蜥蜴吸引孩子,趕走了壞心情,接著又出現一根可以玩獨木橋的倒木、一個可以潑潑涼水的小水池、一座像巨人的高聳電塔,孩子又展歡顏。時怒時笑,無法預測。
「爸爸,我們已經走了多久?」樂哥問我。
「快要4小時吧。」我回答。
「什麼,這麼久!」他驚訝著。
「我覺得一點也不會啊。」我淡定地說。我想,哪天你們開始遍尋父母的一切,要從何而起呢?但又何必呢,因為我們都在一起。
我們在山林的回憶,是綿密交織,也是繚繞。如同《山育兒:山林中我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刻》一書中,記錄著每個故事片段裡的溫度與感受,與您一同分享。期待您也能與家人一同上山,享受屬於家庭的幸福時光。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山上受限的環境,讓家人更關注彼此。
山林中開心玩樂,享受屬於家庭的幸福時光。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