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2/09/06
作者:江敬業
期數:409
點閱:605
音頻是一種單調的聲音,若將音頻融入音樂旋律中,便可創作出「有能量的音樂」。
文/江敬業
在藝術的各種領域裡,音樂可說是最特別的,為何我們聆聽音樂會流淚?或許是它觸動了某些回憶;抑或是融入了情境的氛圍之中;但更常見的是音樂讓人們毫無緣由地感動,而這種共振卻是起因於頻率。
若將一杯水置於音響前,將音響功率大開播放搖滾樂,你會看見杯中的水被聲音震得漣漪不斷,同樣的;我們站在大喇叭前被搖滾樂轟擊,也必將受到聲波的影響,和諧的波動會讓人情緒平和,紛亂的波動則反之,所以人們常說「音樂會影響心情」是可以用科學實證的物理現象。
曾有人煞有介事地列出了一份清單,說道「早晨起床時要聽韋瓦第、思考時要聽巴赫、開車時要聽莫札特、需要被激勵時得聽貝多芬、晚間可以聽蕭邦……」云云,這些建議並沒有錯,但很多人卻不明其所以。
心情是一種波動,我們若控制波動便可左右心情,但能由起心動念而產生波動影響周遭環境的人甚少,一般我們稱其為「氣場強大之人」,對於平常人而言;慎選所處的環境便格外重要,舉凡身邊的動植物、自然現象、聲音……都有其波動,人處身於這種環境中,心情健康都會受到影響,很多人發現了這種現象,便將其稱呼為「氣場」、「風水」等等,甚至冠上了宗教的色彩,導致很多人因為宗教的分際而將其拒於心門之外,殊為無妄。
聽過和尚誦經嗎?很少人能聽懂他們在唸什麼,就算拿著經文在一旁參照還會不時地跟丟,「不能唸清楚一些嗎?」「不能;就得這樣,這樣唸才有效!」
其實和尚唸的不是經文而是音頻,各個宗教皆是如此,不懂藏語可以跟著喇嘛一起唸經嗎?不懂阿拉伯語可以一起唸可蘭經嗎?都可以!你只需把聲音壓低;從喉嚨深處發聲便可以了,事實上;產生效能的正是這種音頻,這種低鳴的Alpha波可以震動腦中深處的松果體,激活的大腦小則可獲健康、中則心想事成、大則可連通宇宙。
我們再由頻率反觀音樂,讓靈性昇華或沉淪的音頻是固定的,所以音頻能左右心情、健康、甚至靈性,有些作曲家的音樂正好符合昇華的音頻,我們便稱其為「有能量的音樂」,會讓靈性委靡不振的音樂則是「靡靡之音」。
舉例來說;同為古典樂派宗師的莫札特與海頓,作曲風格頗為相似,為何柴可夫斯基稱:只有莫札特才堪稱「音樂中的基督」呢?為何只有莫札特的音樂才能讓乳牛增產?這便是音頻的奧祕,莫札特究竟是刻意為之還是無心之作?我想應是後者,莫札特應是一輩子浸淫在Alpha、Theta波中,腦中聽到的也是這種音頻,作曲不過是將這種頻率形諸於外罷了,這便是世人眼中「被上帝親吻過的音樂家」,我們說莫札特的音樂有「能量」,毋寧說是他創造了某種「頻率」。
頻率是宇宙通關的密碼,頻率能穿越時間與空間,成為靈性的繆思,音頻是不是音樂?不盡然,音頻是一種單調的聲音,若能將好的音頻融入音樂旋律中,那便可創作出「有能量的音樂」了,但話說回來;若是一直「有所為而為」地作曲,那麼創作出來的東西便不是「藝術」而是「工具」,藝術之所以成為藝術,便是「無所為而為」,美是無目的的快樂,摻入了功能與目的之東西終究難窺藝術之堂奧。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