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2/05/02
作者:傅楓宸
期數:407
點閱:219
少年兵無意中發現被日軍遺棄的運輸象,開啟了生死相依的戰友情誼。
文∕傅楓宸 圖∕傅楓宸‧李如青提供
有首五、六年級朋友都熟悉的歌曲〈快樂天堂〉,是民國75年為臺北市圓山動物園搬遷至木柵而作。這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合唱歌曲,將動物與人的關係拉近,在動物的世界裡「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因為「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
是的,我們擁有同樣的陽光。因著這樣的緣由,知名繪本作家李如青在春寒的「雨水」節氣裡,娓娓道來這段與陽光有關的感人故事。
巨大蹣跚的身影
在金門成長的李如青,少年時就見過林旺了。民國67年首次來到臺北市圓山動物園時,園內人山人海的混雜記憶裡,林旺巨大蹣跚的身影是他永難磨滅的清晰影像。隨著成長、就業、成家……忙碌生活中漸次模糊的印象,在撰寫臺灣原住民故事《那魯》之時,中橫沿線落戶的築路老兵又再次喚醒他對林旺的印象。
民國96年為了撰寫《那魯》,正尋找關於臺灣山林的資料,因此開始研究中橫公路的興建背景;又因創作《紋山:中橫的故事》認識好幾位參與公路開築的老兵。他震驚地發現,林旺竟然是這群築路老英雄們當年的重要夥伴!當下他就知道,「林旺」將是他創作生涯中十分難得的大題材。
少年兵的大夥伴
這群築路老兵多數曾服役於滇緬戰區遠征軍,有些是當年被遠征軍收養的孤兒,成為部隊中的少年兵。在緬甸叢林中,因緣際會收編了日軍遺留在戰場的13隻運輸象,林旺便是其中之一。
少年兵們被分派為運輸象的照顧員,隨著行軍運輸的任務,在艱險的滇緬公路與蠱毒瘴癘的熱帶叢林中穿梭,患難中的共苦經歷,讓他們與象群建立起生死相依的戰友情誼。隨著時代的顛沛流離,歷經漫長的陸運、海運顛簸磨難,輾轉自雲南、廣東遷徙至高雄。
隨著歲月變遷,少年成長為青年,褪下軍服後又投入另一個寂寞山林,一斧一鑿開築中橫公路;老戰象林旺也退伍轉至臺北市圓山動物園,度過生命的下半場。
緣起不滅,只是凋零
隨著收集的資料量逐漸豐富,李如青腦海中不斷湧起畫面,一段段口述歷史與照片資料化作一幀幀影像,串成連續而綿長的影片,如同史詩電影的龐大架構在腦中成形。如何將之濃縮取捨轉成篇幅有限的繪本,讓從事多年廣告製片經驗的他煩惱不已。
取與捨,一直是決定創作成敗的關鍵因素。回想起蒐集素材過程中所經歷的感動,他決定以友誼、信賴、勇氣、善良為貫穿故事的主軸,因為這正是他感動的原因,也是人性寶貴的價值所在。
捨去許多故事枝節,唯一不能捨的是畫面的細節。許多人以為繪本是給學童閱讀的,不用畫得太繁複精細。但李如青認為,繪本是補足文字無法傳達的具象描述,一本考證與繪製並重的繪本,在述說歷史故事時更是不容輕忽。翻開繪本時,我們看到史詩般的版面構成,抒情感人的構圖,具體精細的筆觸,人物場景的歷史考證,透過精心的裝幀設計,在在傳達一份認真傳世的態度。
當年,一位16歲的少年,因著林旺巨大蹣跚的身影而感動。緣起的絲線不因歲月而斷失,在知天命的年紀,繫著他穿越時空,牽起與另一群在蠻荒叢林少年的緣分,有哭有笑,當然也會有悲傷。因著戰象林旺而緣起,因著少年情懷的純真,因為擁有同樣的陽光,在逐漸凋零的記憶中,留下不滅的印記。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戰象林旺在叢林工作。
歷經漫長的陸運、海運顛簸磨難,輾轉自雲南、廣東遷徙至高雄。戰象林旺踏上新的駐地。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