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2/03/08
作者:積木羅
期數:406
點閱:971
《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講述大師真實人生的光明與黑暗。書腰為2020年上映的《惡水真相》。
文/積木羅 圖/原點出版社提供
尤金·史密斯(1918-1978)作為二戰後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家之一,影像作品常與「社會真相」、「人道關懷」等正面評價劃上等號,但是觀景窗外的真實人生,其古怪作風、自我中心的獨來獨往個性,也讓他在當時新聞業界遭受排擠。由山姆·史蒂芬森所著的《浮與沉》尤金‧史密斯傳記,書中沒有對大師的吹捧及詆毀的評述,字裡行間只圍繞在與現實對抗及理念掙扎的過程,記錄衝突瞬間的當下,也讓我們看見新聞攝影時代的崛起,引領著後人勇於用影像捍衛真相。
〈智子入浴〉(Tomoko Uemura in Her Bath,1971)是大師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之一,照片中一位母親在浴缸裡,低頭溫柔凝視抱著患有水俁病的女兒智子,即使孩子因病而身體痙攣已久,透過黑白影像的對比呈現,母親和煦的目光已經為本幅影像定調。尤金.史密斯在日本調查水俁病事件期間,初期因文化隔閡無法深入坊間拍攝。在朝夕相處取得當地居民信賴後,逐批曝光的環境公害紀實照片,讓當地政府及排放有毒廢水的工廠備感壓力,不僅專題拍攝過程受到多方阻撓,廠方甚至唆使暴民毒打尤金.史密斯,導致他一眼短暫失明,所幸仰賴妻子拍攝讓工作得以延續,最終出版近兩百頁的攝影集《水俁》(Minamata)震驚全球,引發世人對於環境公害的關注。
在〈智子入浴〉的影像構圖中,透過引導、布景,乃至於光線運用,母親宛若聖母的化身,以救難者形象扶著在浴缸中的受難者─女兒,所呈現出的「救贖之慟」藝術張力,取決於按下快門的瞬間,也讓人看見其對於新聞事件的呈現手法與理念傳遞。或許是早年擔任《生活》雜誌戰地記者,從塞班島、關島、硫磺島和沖繩的戰地影像,需時常面對戰場前線的緊張險惡、砲火傷亡的血腥殘酷,在〈士兵與嬰兒〉照片中,透過人物構圖,可以看見十字架與受難者的對照,將新聞、人道及宗教等元素,巧妙融入在單張平面影像之中,重新定義「人」在生命中的價值及位置。
二戰結束後,尤金.史密斯為《生活》雜誌攝影,這段期間他完成了幾個著名的紀實報導系列,例如:聚焦在偏鄉醫療資源匱乏的〈鄉村醫生〉、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下的〈西班牙村莊〉,以及種族隔閡下造成醫療資源不公的〈助產士〉等「圖片故事」,藉由多張照片的序列編排與版面設計,以圖片為主、文字輔佐的報導體例,強調圖文整合,進而重新編寫一套以影像為敘事主體,並透過圖像詮釋現實的新聞報導,為報導攝影而奠基。
2020年上映的《惡水真相》,改編於傳奇攝影師尤金.史密斯的同名傳記,隨著電影播放再度勾起世人對於環境維護的重視。劇中當他的妻子準備拿起相機參與水俁計畫拍攝的時候,尤金.史密斯說:「如果妳拿起它,就要嚴肅以待。」(If you want to take it, take it seriously.)。身處在多元多義影像時代的我們,在揮別銀鹽、迎接數位之際,學習攝影的時間縮短了,攝影的方式也更為便利了,因此,掌鏡者可以多花些時間,去探究拍攝的本質,而不是單純按下快門。一張照片代表一個故事,且讓攝影成為人生的永恆。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紀實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真實紀錄戰地殘酷影像,圖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在塞班島山區發現一名受傷垂死的嬰兒〉/ 1944年。
〈鋼鐵廠工人〉/ 1955年。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