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1/11/12
作者:徐雪珍
期數:404
點閱:712
崎頂子母隧道,現今已是見證歷史遺跡的IG熱門打卡點。
文∕徐雪珍 圖∕積木羅‧徐雪珍
「崎頂子母隧道」是全臺知名的相連雙軌鐵路隧道,來此造訪的遊客,漫遊在一個又一個隧道中,兩旁高大聳天的樹木,接連在兩端出口,讓人彷彿置身美麗的綠色森林隧道。苗栗縣政府有鑑於其特殊性,於民國94年公告登錄為縣級歷史建築,隧道及周邊環境重新打造成崎頂隧道文化公園,結合車站及觀景臺等景點,成為適合全家出遊的知性景點。
「哇!自強號」、「普悠瑪」、「復興號」!小朋友站在崎頂觀景臺,看著一列列火車鳴笛疾駛而過,興奮得大喊各列車種,然後再乖乖的等下一班火車經過,完全不想離開觀景臺。站在臺上除可看到火車急速奔馳的身影外,海岸線的風力發電大風車,甚至遠方汪洋大海及海上船隻,都能看得到。
通往崎頂觀景臺的步道,有「老衢觀海」四個特別醒目的大字,原來崎頂舊名「老衢崎頂」,日據時期刪除「老衢」,簡稱為「崎頂」,所以第一個觀景臺又取名為「老衢觀海」觀景臺。登上觀景臺欣賞崎頂車站的鐵道風光,畫面唯美又壯觀。離開觀景臺,能看到附近景點介紹的指示牌和崎頂子母隧道童趣的Q版彩繪圖,非常可愛。
走進竹南崎頂車站,票閘口沒有站務員,只有兩座簡單的月臺,進出入站都已引入電子刷卡。車站旁邊的崎頂子母隧道,現今已是見證歷史遺跡的IG熱門打卡點,一長一短的舊隧道,兩處相距僅50公尺,是全臺兩座唯一相連的雙軌道隧道。一號隧道長約130.78公尺,二號隧道長約67.48公尺,一長一短的兩座半圓形結構,故有「子母隧道」稱謂,在一號隧道 (母隧道)上,仍可看到二次大戰時被轟炸機機關槍掃射的彈孔痕跡。早期一、二號隧道因不利電氣化工程,基於行車安全考量將路線西移,隧道從此封閉,歷經多年乏人問津,後由竹南鎮公所整理隧道周邊環境,清新復古的景致,也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捕捉舊鐵道的風情。
悠遊漫步在昏暗的舊隧道內,籠罩著一股神祕氣息,好像走到出口,就會到達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兩旁唯美清幽的林蔭大道,是取景拍照最美的背景。來到隧道口,可以舒服感受山間的涼爽與綠意明暗的光影變化,讓人好像穿越了時空。隧道上半部的圓拱採用紅磚堆砌,下半部的側壁則是水泥磚砌成洞門,走近仔細觀察牆面上零亂散布的小坑洞,會發現牆壁留下的彈痕抑或是炸彈碎片撞擊痕跡,斑駁的崎頂古隧道,見證了先人篳路藍縷與鐵道的歷史文化,同時看到了隱藏的歷史角落,記錄著竹南地區發展變遷的軌跡。
結束隧道漫遊後,該是補充體力的時候。崎頂附近的阿麗小棧由一對老夫妻經營,是搭乘火車前填飽肚子的唯一糧食補給站。阿麗小棧提供各式熱食和清涼飲品幾乎都是手工自製,食材天然,帶有濃厚的鄉土味,當日適逢老闆娘早上親自挖採的野生石頭蚵,肉質比吊蚵結實,於是點一份烤石頭蚵,新鮮清甜的滋味,至今回味不已。一面吃著老闆娘料理的美食,一面看著牆上所拍攝的崎頂夕照,再聽老夫妻講述崎頂子母隧道的歷史和鐵道繁華史,既滿足了味蕾和肚皮,也豐富了此趟人文之旅。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隧道內斑駁的牆面,除感受到歷史洗禮後的痕跡,還能拍出美照的景點。
火車在鐵軌上奔馳,轟隆隆的聲響非常壯觀。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