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0/11/10
作者:鄧弼士
期數:398
點閱:1786
動作1:胸椎鬆動術
文/鄧弼士 圖/方麒舜‧編輯室
近年來國人運動風氣盛行,運動人口比例由民國98年的80.5%,成長至108年的83.6%。不少人在劇烈運動後,為延遲性痠痛(DOMS)所苦。相反地,國人久坐時數由90年的每日5.17小時,成長至106年每日5.9小時。長時間的姿勢不良,造成代償與肌肉緊繃,使得血液循環變差、身體痠痛、肌肉容易發炎與拉傷。這兩種情形讓酸痛藥膏成為國人的好朋友。
訓練前後兩相宜的滾筒
然而,過量使用痠痛貼布,易造成腎臟負擔的新聞卻時有所聞;相較之下,滾筒除可用於訓練後的放鬆外,也可做為訓練前的暖身,甚至可當作肌力訓練的輔助工具。種種好處讓不少人以其放鬆緊繃的身體、舒緩運動後的痠痛,以預防肌筋膜過緊,導致拉傷等運動傷害的機率;或以此改善軟組織的延展性,增加肌肉的柔軟度。
雖然不少人偏好以拉筋放鬆;但人體在激烈運動後會產生俗稱激痛點的疤痕組織。就像橡皮筋上打結,傳統的拉筋只會讓緊繃肌肉上的結愈來愈緊,反而容易因過度拉扯而導致傷害;但滾筒按摩卻能鬆開這個結,使肌肉放鬆。
事實上,筋膜本身極為強韌,難以單靠滾筒鬆開。然而,在使用滾筒按壓時,肌肉與肌腱的張力會隨之提升,而高爾肌腱器在感受到張力變化時,便透過神經系統通知大腦,放鬆肌肉以避免受傷。因此,使用滾筒按摩能為人體帶來放鬆的感覺。
優點1:暫時性提升關節活動度
人體的肌筋膜包繞著肌肉、血管、締結組織與神經。當人體因長期姿勢不正確,或從事大量訓練卻未適當的放鬆,肌肉長時間緊繃,便會造成關節與肌肉的力量、耐力、靈活度與協調能力的減損,伴隨而來的則是各種痠痛、緊繃感。此時透過滾筒進行放鬆,可提升關節活動範圍並改善前述症狀。
對於運動員而言,提升關節活動度讓其身手更靈活,避免不良的代償動作導致受傷。如以滾筒強化排球選手的胸椎活動度,可減少肩膀與腰椎的活動角度,降低關節代償引發肩痛、腰痛;甚至提升揮臂的加速空間,增加扣球時的力量與速度。
從暖身的角度來看,目前已證實訓練前過度拉筋,恐導致肌梭停止傳遞訊號,使運動員的爆發力下降;然而,適當利用滾筒增加活動度,則不會對爆發力與肌力產生負面影響,相當適合用於訓練前的暖身。
優點2:減輕DOMS
滾筒按摩已證實可加速血液循環、提升氧氣供給並減少腫脹與痠痛,對於訓練後舒緩DOMS頗有效果。此外,血液中的皮質醇濃度,會隨著訓練時間拉長而大幅提升。滾筒能刺激皮膚下的壓力感受器,增加大腦中迷走神經的活動,進而降低皮質醇的濃度,並放鬆神經系統、改善疼痛耐受性,而維持血液中皮質醇處於正常水平,對於體重控制至為關鍵。
如何挑選滾筒
市面上常見的滾筒不外乎幾種:第一,長條一體成型偏軟的泡棉滾筒,適合身體特別緊繃、對疼痛較為敏感的人。第二,泡棉內裹塑膠管,表層有切割紋路的滾筒。材質較硬,適合剛接觸滾筒的人。第三,類似狼牙棒,質地也最硬。適合肌肉較厚的人,或用於深層肌群,或對一般滾筒無感的人。另外,也可以利用花生球(可用棒球替代),接觸面積較小、單點壓力較大,適合用於小肌群或上半身。可參考自身肌肉厚度與能接受的軟硬程度,切不可硬碰硬,以免造成不適感。
避免直接加壓最緊繃或疼痛處
可先由激痛點附近的肌肉組織滾動加壓,再慢慢移至激痛點按壓滾動。過程避免速度過快與時間過長,每處激痛點停留時間約30至60秒。此外,使用時應避免彎腰駝背,不可直接用滾筒滾壓下背、頸椎與腰椎。如果反覆放鬆仍持續出現緊繃、疼痛感,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找出問題的癥結點。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動作2:臀肌來回推拉/拉扯
動作3:後側肌群按壓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