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室光年 朗讀八二三

出刊日:2020/07/14 作者:田運良 期數:396 點閱:366
《石室之死亡》為洛夫代表長詩鉅作,創作象徵那個時代的精神。《石室之死亡》為洛夫代表長詩鉅作,創作象徵那個時代的精神。
文/田運良 圖/吳佲璋

是的,那絕對是連續兩小時大規模、數萬發砲彈集中瘋狂重轟,強勢橫將掘遍焦土、挖盡殘地,也難以撼動攻破、實令欽服敬佩的堅實壯志之集體極致展現啊。那時國共兩軍對峙、臺海緊張局勢一觸即發,時刻瀕臨危急關鍵,海峽乍臨軍事戰端衝突而震驚國際,蕞爾島嶼陷溺大時代悲壯而史無前例的凌遲肆虐,不過隱埋在花崗岩鑿挖的暗黑石室裡,整股勢無可擋、力抗山河的英勇氣概,正雄舉著家國意志,力挺著千秋鴻圖,以血以汗以命鐫刻著戰雲瀰漫裡、風雨飄搖下的英雄榮史。
歷史在石室光年翻著詩冊,豪情讀著八二三。
壯懷掀閱《石室之死亡》詩筆史事,一頁頁搓摺間、前線戰事蕭蕭正殷,一張張書寫裡、暗黓絕境茫茫也慌,一首首誦吟中、鏗鏘幽微怔怔亦興……。濃重煙硝剛剛蔓延爬過太武山毋忘在莒巖碑,震耳砲聲成群竄進坑道蜿蜒窄仄甬巷,拖曳的盡是砲彈劃掠天際的空襲航線、炸開的盡是火藥迸燃四野的家國情懷,「極度混沌、迷惑、焦慮不安的心態。在砲火轟擊下,在死亡的威脅下」,詩句的石縫中透出光,詩人洛夫字字句句鐫成這部闖越過八二三砲戰、以生死絕境雕琢的重量級詩集,那時戰地轟隆無盡、此刻觸動轟烈無比,未來當更傳世轟動無止。
洛夫(民國17-107),湖南衡陽人,38年來臺,政工幹校第1期、淡江英文系畢。效力海軍服役多年,歷任參謀、聯絡官、特等編譯官、英文祕書等要職。18歲開始寫詩,詩壇文壇闖蕩七十多年,造就詩作散文書評論集譯著豐碩等身,其詩風崇奉超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超卓近乎魔幻,譽稱「詩魔」,而《中國當代十大詩人選集》更將他評為中國十大詩人首位,讚揚其潛心奉獻現代詩歌創作及其標舉當代後世的重要影響。此後,43年和張默、瘂弦軍中同袍在左營共組「創世紀」詩社,發行《創世紀》詩刊,與「藍星」、「現代詩」三足鼎立,對臺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至深且遠。其重要代表作《石室之死亡》正是48年金厦砲戰期間,在金門島中石室╱坑道裡醞釀起念並開始創作,評論家曾讚許此巨篇大作,確是「詩神與死神交戰的史詩」。
作為整座一連六十四節串聯長詩的謀篇經營,詩人凝融戰爭、死亡、情慾三大母題於書寫中心,艱險游移於國共歷史的碎片斷篇間,秉受情義戰亂的傾軋過往、割離疑惑企許的太平將來,標註當下游離飄萍的流浪鄉愁,徬徨在存亡和勝敗的雙重擠壓下,從中拚搏體認生死真義。
《石室之死亡》序中自述「是一場夢魘,一個難以置信的傳說,一幕『人生無常,宿命無奈』的悲劇,一條沒有十字架的自贖之路,它是對抗死亡唯一的方式」,正也是身存、生存,大我、無我的極致演繹,更深化人與時代的悲劇性與宿命感。詩中隱喻生命在時光歷史中猝不及防的死與消逝,以及愛恨情仇的雜蕪交錯,〈石〉詩六十四輯之首篇即氣勢龐沛而透穿深裡地記敘著:

祇偶然昂首向鄰居的甬道,我便怔住
在清晨,那人以裸體去背叛死
任一條黑色支流咆哮橫過他的脈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
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我的面容展開如一株樹,樹在火中成長
一切靜止,唯眸子在眼瞼後面移動
移向許多人都怕談及的方向
而我確是那株被鋸斷的苦梨
在年輪上,你仍可聽清楚風聲,蟬聲

開篇入寫的「背叛死」、「鑿成兩道血槽」、「被鋸斷的苦梨」,意象偏重暗黑、死亡與凋零,透過空間布景上物象的陰森冷峻,傳達出內在幽暗氛圍的情困意象,語言平實卻凝鍊豐富,足顯詩人內在世界的卑微虛茫,其書寫歷程中情緒掙扎、思維抵抗的糾結痛楚,尤為深刻準確,彷然循著詩筆指引而共同走過那個艱難的時代、那場八二三。
然此透過洛夫於石室空間建構的死亡意象系統,更能清楚時代沿革的傳繼脈絡,其也同步點指出迫於遠離大陸母鄉,悲懷飄萍失根心情和放逐孤寂感,承受戰爭殘酷的荒謬催迫之無奈無助。這風雨時代之酷嚴也猶如黑暗石室,絕境置之死地中蓄勢搏鬥而期獲重生,石室的死亡其實就是另一個世界的新生。
讀罷八二三、闔上《石室之死亡》,無悔甚至驕傲於作為一個忠貞軍人、浪蕩異鄉人、吟遊詩人,錯綜繁複的光陰命題終篇完成,偉壯走過勝利輝煌,石室裡迸散出的歷史光年,更是燦亮瑰麗……。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earchList.jsp?search_field=FullText&search_input)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