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行過水窮 觀照心底的真善美

出刊日:2020/01/10 作者:亙離 期數:393 點閱:172
臺灣文學館藏有許多作家珍貴手稿。臺灣文學館藏有許多作家珍貴手稿。
火車漸漸欲起行 
再會我的故鄉佮親情
親愛的爸母再會吧 
鬥陣的朋友告辭啦
阮欲來去臺北拍拚 
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佇遐
朋友笑我是愛做眠夢的戇囝 
毋管如何路是家己行

─林強/向前行

華文社會中,臺灣以得天獨厚的豐沃能量,在文學與藝術上持續孕育出許多經典的作品。或許詠嘆情感、也或許書寫人文,但有絕大部分的公約數,是圍繞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城市與山川。無數頂尖的創作者,用自己的生命經驗觀照藝文的真善美,也在歲月行過水窮處之後,發現人生中最值得書寫的,還是屬於這美麗的寶島─臺灣的情感與故事。
前些日子,在椰風搖曳的屏東,策辦了以文學與藝術為主軸的「南國漫讀節」,試圖遠離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臺北視角,重新描繪跨世代的共同記憶與專屬南國的獨特地景。其中,以慢行南迴、穿梭山海的臺鐵普通車為載臺,所打造出的「藍皮車廂講座」,邀請多位文化人「駐車」分享自己關於文學藝術的見解、電影與人生的應對,及其相關的各種旅行和生活經驗。
一天一班的藍皮火車,往返枋寮與臺東之間。這段全長98公里的路程,緩慢行經17座車站,以及百餘座的大、小橋梁。午後時分,藍皮火車以優雅的行板載運旅客,穿梭在隧道與山海之間。斜映入窗的陽光悶蒸下汗意隱然;迎面拂來太平洋鹹鹹的風,又把熱帶舒心清涼捻進腦海。對於年歲稍長的人,這種說不出的「離鄉感」容易令人想起那樣青春的時刻,肩著一個簡單行囊就要遠赴他鄉,揮別家人與愛人同時,也揮別生命的青澀時光。彼時在心底刻畫出一道又一道深淺不一的喜與愁,都成為日後創作的養分。
這樣的場景,在許多詩文小說或電影中,是極為熟悉的一瞥。知名導演侯孝賢在電影《戀戀風塵》開場,就用了極為詩意、長長一段的定鏡頭,幻化為鐵路支線上的旅客視角;在「克洛……克洛……」的火車聲中,進入隧道一片黑朦隱喻人生低谷;隨著車行慢慢看見遠方透進的光,駛出隧道亦揭示生命終將走出幽暗。電影及人生,許多人在觀影同時,必然能夠理解,只要不斷前行,就會重見光明。
到了90年代,林強同樣以火車為引,創作出膾炙人口的〈向前行〉。他在詞裡寫道,「頭前是現代的臺北車頭,我的理想佮希望攏佇遮;一棟一棟的高樓大廈 毋知有蹛偌濟像我這種的戇囝。」確實,在那一輩人的記憶裡,臺北繁華卻也疏離,對照更早之前羅大佑創作的〈鹿港小鎮〉,同樣以沙啞嗓音唱出「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這些看似控訴的歌詞,確實反映一個世代對於城市與社會的真切心境。
事實上,歌謠一直是最貼近民間的流行文化。談及書寫人們對於土地情感的歌謠,最早可溯及日據時間的臺灣社會。在當時,雖然文化發展仍受殖民政府控制.但許多文化人堅持為土本發聲、寫出屬於自己的歌。知名詞人陳君玉筆下的〈蓬萊花鼓〉,雖是讚頌臺灣的美好,其實也是用歌唱藝術的形式,借景表達出心中對於這塊土地的摯愛之情。「合歡山!唱山歌!桃李結合在山坡,酸澀總有一項好,雙雙相褒來迫迌,雙雙相褒來迫迌。甘蔗甜!初戀味!黃金花結黃金子,人人合唱花鼓時,花鼓聲響鵝鑾鼻,花鼓聲響鵝鑾鼻。」在這段歌詞裡,陳君玉用臺灣著名景點合歡山與鵝鑾鼻,以及專屬的物產桃李和甘蔗,分別賦予了酸澀和甜甜的初戀意象;曲調在鄉里傳唱同時,也讓更多人感受生命與土地的連結;如此手法,也能在陳達儒作詞的〈青春嶺〉中得見。「青春歡喜青春景,春色加添咱愛情,啊~青春嶺,青春嶺頂自由行」,歌詞看似委婉,其中卻隱隱訴說著對於自由戀愛的憧憬,在當時仍奉行媒妁之言的封閉社會,深深地牽動無數男男女女的心思。
在更深刻的文學領域中,更多文化人持續地以臺灣為主體進行各種創作,希冀以此引領思潮,企圖改變社會朝理想發展。出任「臺灣文藝聯盟」委員長,以及參與《南音》與《台灣新文學》雜誌工作的賴和,就是一例。在他的創作中,以〈留題水社涵碧樓詩帖〉、〈正月十四夜珠潭泛舟〉等漢詩,亦借景臺灣名勝─日月潭之風光,歌詠在地原民瑕潔之心,「夜深月微暈,水靜潭澄碧。」詩句所述幽靜波光映月色,典雅地映照出關懷土地與人民的逸趣。
除了詠情,賴和也勇敢地對這塊土地上的不公發出吶喊。在他的詩作〈南國哀歌〉中,寫下「誰敢說他們野蠻無知?看見鮮紅的血,便忘卻一切歡躍狂喜……。」字字句句流露出對於日人理蕃,以及霧社事件後鎮壓行動的不滿。猶記得前些年講述原民抗日的《賽德克巴萊》電影,劇中主角莫那魯道「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如果文明是要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看見野蠻的驕傲」等臺詞,亦借景奇萊表述扎實的守土之情。文學藝術回歸本土,成為跨時空創作者不變的語言。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湛藍的海洋,孕育子民寬闊心靈。湛藍的海洋,孕育子民寬闊心靈。
書店乘載文字風景,讓忙碌的心降落。書店乘載文字風景,讓忙碌的心降落。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