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19/09/11
作者:羅賓
期數:391
點閱:30
玩起模型很快就上手的鄒萬懷,意外激發出對模型製作的熱愛。
文/羅賓 圖/羅賓‧鄒萬懷提供
說起模型,許多人會與機器人、公仔、食玩等聯想在一起,其實模型就是依實際的物體架構縮小複製而成的。在國軍,就有一位服役於臺北空軍通信大隊的鄒萬懷士官長,不僅工作上會接觸真實飛機,也擅長製作各式飛機模型。小學時因母親嫌他在家吵吵鬧鬧,便在書店買了本模型雜誌給他看,沒想到從小喜歡動手做勞作的鄒萬懷,玩起模型很快就上手,也意外激發出對模型製作的熱愛。
鄒萬懷憶起小時候沒什麼零用錢可以買模型,剛開始以樹枝、木頭、泥土及保麗龍等較簡陋但隨處可見的材料,自己上色,製作坦克、飛機等。早期網路資訊不發達,許多模型資訊及技法都得從書上得知,為了更了解飛機,便開始利用相機,細膩地觀察並拍攝,更藉著相關史證的蒐整,細節探究現役裝備,完整將飛機塗裝、漏油、掉漆舊化及武器掛載等不同形態利用模型呈現出來。因此,也讓他培養出另一個興趣─航空攝影。
走遍3大洲13個國家的鄒萬懷,持續每年都會固定出國參加世界各地不同的航空展及演習,並且拍攝大量的飛機照片,做為日後飛機模型製作的參考資料,不難看出其對模型及攝影的熱愛。鄒萬懷說,雖然很多人會製作飛機模型,但如何做到「擬真」其實很不容易,除了平時的觀察及資料的蒐集外,加上網路有許多模型技法的分享,以及這幾年模型廠商所開發的題材及組裝上手,讓模型愛好者方便很多。一架模型飛機除了看比例大小及組裝難易度,加上細節的考證,每架飛機少說都要3個月以上的時間才會完成。隨著現在網路上每人都有自己的社群,鄒萬懷也不例外,時常於國內外各個模型社團發表作品,與別人交流模型製作的心得,均獲得極高評價。
在臺北伊寧街的一個小巷子內,有一間許多模型人相聚聊天交流的模型社團─「達摩院」。在這沒有招牌,毫不起眼的店面,櫥窗裡擺著許多模型,仔細一看每件作品均得過歐洲、日本模型大賽的獎牌及獎盃,可謂是模型的名人堂。當然,今年遠征匈牙利得到MOSON專業飛機組金牌的鄒萬懷,作品也名列當中。當詢問他本人,為何會想出國參加比賽?他只說:「模型做了30幾年,那就給它玩出個名堂來吧。」
喜愛飛機的他,為何以國軍S-2T反潛機為出國參賽題材?鄒萬懷笑笑說:「以前都喜歡戰鬥機、噴射機這類流線型帥氣的機種,可能上了年紀的關係,居然對這種全世界碩果僅存、純機械式操作、毫無高科技可言又具骨董美的S-2T反潛機深深著迷。」若要以臺灣軍用機為題材,參加歐洲模型賽事的話,最嚴重的致命傷莫過於塗裝了。臺灣軍機的塗裝普遍單調,遠不如國外彩繪機來得有特色及鮮豔,就算是彩繪機也難以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然而獨特的外型,擁有海洋迷彩塗裝及帶有特色的鯊魚嘴圖案的S-2T卻與眾不同,因此成為選定參賽的主角。
在組裝的部分,可說是發揮了30年模型的工藝技術,整架飛機為了更有可看性,在詳細的考證下,裡裡外外幾乎往死裡改,有多細就多細、有多複雜就多複雜,70%以上全自製。在上色的部分則是在「達摩院」社團的院長─樊成彬熱心協助下,嘗試之前完全未使用過的技巧,跳脫了原本的窠臼,運用壓克力顏料的特性,來處理飛機迷彩的色差、層次感及蒙皮經海風侵蝕的舊化,以及主輪艙、起落架油污的表現。邊學習邊嘗試,也藉由基本色彩學的變化,讓這個作品更獨樹一格。一講到S-2T彷彿打開話匣子的鄒萬懷,雖然在空軍從未實際從事過S-2T型機的修護工作,竟對這款飛機有著極深厚的情感。
鄒萬懷可說是臺灣之光,他在今年遠赴歐洲參加世界最大模型賽事「MOSON MODEL SHOW」,經過激烈評比,並從3千多件作品中得到評審團的青睞,獲得航空器組金牌。其實,從鄒萬懷身上發現,去到國外才知道世界有多大,透過國際模型賽事,不僅擴展視野,更能增加在模型製作上的經驗及功力。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S-2T模型機獲得「MOSON MODEL SHOW」模型賽航空器組金牌。
每架模型飛機的組裝與細節的考證,都須耗費數月才能完成。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