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孩子三分鐘熱度 父母的應對之道

出刊日:2025/03/01 作者:莫茲婷 期數:424 點閱:116

文/莫茲婷



媽媽,我想學小提琴!」孩子卻總得三催四請才肯練習,最後索性放棄了。



「爸爸,我要打籃球!」練了幾次後,孩子的興趣便如風中之燭,轉瞬即逝。



孩子的「三分鐘熱度」是許多父母的困擾與挫折。本文將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理解此一現象,以及父母可以採取的應對策略。



孩子三分鐘熱度的原因



「三分鐘熱度」是成長過程中常見的現象,原因如下:



大腦發育尚未成熟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在幼年時期處於「前運思期」,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容易被新事物吸引。但隨著年齡增長,他們的專注力和自控力會逐漸提高。



探索與學習的本能



幼兒時期是快速學習和探索的階段。他們對環境中的新事物感到好奇,傾向於頻繁更換活動以滿足探索需求。



過多的選擇



當今社會中充斥著多元的刺激源(如3C產品、玩具),讓衝動控制力尚弱的孩子難以專注於單一活動,容易分心。



缺乏內在動機



當孩子對某項活動的興趣來自於外部的壓力或獎勵,如父母的高期待,卻不是源自於內在好奇或興趣時,往往難以維持熱情。



父母的任務並非單純要求孩子完成某件事,而是引導他們從中找到樂趣、學會承諾,並建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接下來,我們將探討如何應對孩子的「三分鐘熱度」。



應對策略



1.培養內在動機



當孩子表現出興趣時,父母應引導他們了解熱情的來源。可以透過提問對話幫助孩子釐清想法,例如:「你為什麼想學吉他?是因為喜歡音樂,還是覺得看起來很酷?」這不僅幫助父母了解孩子的內在動機,也讓孩子學會檢視自己的想法,從而更能堅持下去。



2.設立小目標逐步達成



孩子容易失去熱情,往往是因為目標太大或過於遙遠。父母可協助將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使他們更容易獲得回饋,增強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學鋼琴,師長可設定階段性目標,如先學會單手彈奏,再逐步加入另一隻手,讓孩子更容易感受到正向回饋而樂於堅持下去。



3.教導面對挫折的方法



當孩子感到厭倦或想放棄時,父母可與他們討論:「你現在不想繼續,是因為覺得困難還是沒興趣了?」若是困難,可陪伴找出方法,如安排更多練習時間或尋求老師幫助;若是失去興趣,可鼓勵他們至少完成既定目標後再考慮是否放棄。這樣的陪伴能讓他們學會面對困難時的應對之道。



4.尊重孩子的選擇



父母在鼓勵孩子堅持的同時,也需尊重他們的選擇,避免因強迫而產生反效果。但並不意味著隨意讓孩子放棄。當孩子表現出退縮意圖時,父母可與他們討論:「你曾經很想試試看,現在為什麼想放棄呢?我們可以先完成約定的目標,然後再一起評估是否繼續。」這既尊重孩子的感受,也讓他們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5.用行動樹立榜樣



父母的持久熱忱對孩子亦有感染力。例如:父母本身熱情地投入或對事物的堅持,無論是維持運動習慣、志工活動等等,無形中都能成為孩子的榜樣。



6從投入過程中發掘價值



即便孩子最終放棄某項活動,也不代表過去的努力毫無意義。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反思:在參與這項活動的過程中學到了什麼?例如:從練習鋼琴中學會時間管理,或從籃球比賽中增進團隊合作能力。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看到這些隱藏的價值,讓他們明白,堅持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



陪伴孩子點燃持續的熱情之火



孩子的「三分鐘熱度」就像小小的火苗,閃爍著對世界的好奇和渴望。這並不是一種缺點,而是他們探索世界的過程,也是學習「堅持」的起點。父母的任務,不是撲滅這些火苗,而是成為溫暖的風,輕輕地吹拂,讓火苗不斷燃燒熱情,直到化為穩定而持久的永恆之火。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pubu (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