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3/11/07
作者:文/Jenna Yang 圖/Jenna Yang‧編輯室
期數:416
點閱:1304
豆製品做法千變萬化,適合闔家享用。
心情不佳時,很多人會選擇大啖速食,或是窩在家中追劇幫助恢復心情。事實上,情緒低落可能源自長期飲食失調、作息不規律,一旦生活形態影響心理健康,容易產生焦慮、憂鬱甚至憤怒等負面情緒,若能調整好步調,為自己和家人安排美味又兼具營養的料理,不僅能紓解愁緒,快速幫身心打氣,長期下來更有益於建立正向積極的幸福生活。
製作撫慰心情的料理其實並不複雜,專家建議,可以由幾類幫助促進血清素合成的食物著手。血清素又被稱作快樂荷爾蒙,顧名思義是產生幸福感的重要元素,為人體影響心情、睡眠、食慾等多項功能的神經傳導物質。當腦內血清素充足,情緒相對穩定放鬆,反之則容易感到疲憊、憂慮,更甚者會有易怒、暴飲暴食等傾向。想增加血清素分泌,最天然的方式是從食物中攝取製造血清素所需的胺基酸。
豆漿、豆腐等豆製品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及膳食纖維,能提供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色胺酸,可幫助入睡、維持好情緒,是生活中最容易取得的食材之一,也是素食者補充蛋白質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成為家中冰箱隨時會備齊的食材。我通常會在起床後飲用溫熱的無糖豆漿,或在夜裡想吃消夜時滾熱一杯無糖豆漿,加上少許蝦皮、榨菜和蔥花,沖入放有香油、醋的碗中,以低熱量鹹豆漿解饞。
由於豆製品保存期限較短,建議即買即食,豆腐、豆皮若是無法當日煮食完畢,將其浸泡兌入少許食鹽的開水中,可以減緩酸敗、幫助入味。鍋中下蔥段爆香,將豆乾或豆皮切條煎至表面焦黃,再加入韭菜或豆芽拌炒,增添口感與香氣,盛盤前鍋邊澆淋醬油「嗆鍋」,也能讓菜餚具備噴香鑊氣又不至於過於濃鹹。
香甜柔滑的南瓜,具有能提振精神的維生素B6、B12,也有能保養眼睛的葉黃素,南瓜子更有高含量色胺酸、鎂,能抗氧化並安神助眠。我喜歡在市場購買整顆傳統南瓜,這種呈現木瓜形的南瓜俗稱金瓜,肉質綿細、易熟軟,切塊蒸10分鐘再與洋蔥放進果汁機攪打,煮滾後調味即成簡易版的南瓜濃湯。南瓜熱量不及白飯熱量的一半,切塊與白米一鍋炊,隨個人喜好拌入各色蔬菜,誘人食慾的南瓜炊飯,讓人在享受美味主食同時,還能減少熱量攝取。
為了保持腦中血清素穩定,避免情緒低落沮喪等負面狀態,均衡食用深綠色蔬菜是重要的一環。蔬菜的葉酸能幫助血清素、多巴胺合成,市場上常見的青花菜、芥蘭菜、油菜等十字花科青菜,擁有葉酸、鎂,不只能舒緩心情,豐富纖維質也有利消化。一年四季都有的青花菜,清洗切分後用淡鹽水燙至半熟呈翠綠狀,之後可用來拌炒雞胸、肉絲、魚板等,或是燙至全熟拌入蒜末、香油或花椒油當作冰箱備用涼菜。芥蘭建議以大火快速清炒,保持菜梗水分營養與爽脆口感。
香菇同樣是不分季節的食材,充足的維生素B6,能促進色胺酸轉化為血清素。我喜歡取乾香菇的香氣、新鮮香菇的口感與汁水做成素肉燥。乾香菇以熱水泡發後與鮮香菇、豆乾一同切丁,再加入紅蔥酥、醬油、冰糖滷燉成五辛素肉燥,用來澆飯、拌麵都相當美味,或是以直火煮米做成香菇釜飯,更是香氣四溢。
鮮蝦富有合成多巴胺的原料酪胺酸和蛋白質,而雞蛋與其營養成分相近,蛋黃中還具備維生素A、D、E,有助平衡血清素。鮮蝦開背清除腸泥以少許鹽抓洗,中火炒至9分熟後倒入蛋液拌炒至半熟關火,再以鍋中餘溫拌炒蛋液至全熟,即是老少咸宜的家常菜滑蛋蝦仁。
「人如其食」一詞出自18世紀法國美食家薩瓦蘭,放諸現代一樣受用。用好心情為自己精心規劃健康料理,均衡攝取營養,不僅身體能感受到變化,用積極的態度看待日常三餐,更能懷抱正向心情營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電子書訂閱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讀書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pubu(網址:https://www.pubu.com.tw/magazine/382199)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五辛素也可食用的韭菜炒豆皮。
清爽又具營養價值的蔬食料理。
香菇素肉燥適合用來澆飯拌麵。
色彩繽紛的南瓜炊飯令人食指大動。
滑蛋蝦仁不僅富含蛋白質,更是老少咸宜的家常美味。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