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踵武前賢精神 英靈回歸

出刊日:2023/09/06 作者:文/陳怡璿 圖/陳怡璿‧黃迪明 期數:415 點閱:1136
長年征戰、為國捐軀的「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圓滿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長年征戰、為國捐軀的「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陣亡將士,圓滿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為緬懷及追思保衛中華民國之先烈先賢,我國每年都會舉行莊嚴隆重的春祭與秋祭典禮,在學者汪治惠博士等人赴各地收整資料,考察過去烈士們的壯烈歷史,耗時8年的努力下,去年秋祭,空軍司令部分別在忠烈祠舉行章祖林等25位抗戰時期烈士入祀典禮,並將因公殉職的2,591位空軍烈士入祀碧潭空軍公墓,以表彰先烈們對國家的貢獻。
 為使長年征戰、為國捐軀的「中華民國雲南反共救國軍」英烈忠魂永享崇祀,今年6月底國防部偕同外交部、僑委會等單位組成專案小組,赴泰北地區辦理祭祀、安靈及移靈儀式,並於6月30日返抵國門,圓滿地將948位陣亡將士英靈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6月份的泰北山區燠熱難當,自清萊機場出發,約1個多小時的車程才能抵達美斯樂鄉。沿途山路蜿蜒狹長,自車窗望出去的景象自原本的街坊林立,到後來草木相依,偶有零星房舍獨自佇立在山間靜謐的田野角落。
 抵達首日,便受到當地居民的熱烈歡迎。晚間用膳,餐桌上細心準備的菜餚是炒過貓、紅燒魚、臘肉等中式料理,而非泰式菜餚。能在遠離臺灣,異國他鄉的大山深處嚐到熟悉的滋味,實屬難得,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尤其,當地商店街坊小販皆能說出一口流利的中文,異鄉聞鄉音更讓人深感難得。
 位處美斯樂的興華中學、聖心中學等僑校,華人子弟白天課程以泰語教學為主,下午3點半放學後,會到華文學校,學習中文至晚間8點。在課程內容上,小學採用僑委會贊助的泰北版,中學國文則有南一、康軒版等,也有簡易唐詩、弟子規、三字經、論語、孟子等經典選讀,使固有中華文化能持續在後代身上永久流傳;走進聖心中學,學生所揹的國旗書包更是一大亮點,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印成了學生日夜隨身的書包,愛國情懷不言可喻。
 27日一早,專案小組一行在僑校學生揮舞中華民國、泰國國旗的熱烈迎接下,將牌位放置泰北義民文史館英烈紀念館內,舉行隆重安靈儀式。為期2天的法會,在僧人莊嚴的梵音中,宛如在吹響集結號一般,召集先烈忠魂到此相會,一同踏上歸鄉的旅途。
 法會期間,孤軍後代幾乎人人與會,其中不乏親身參與過戰事的老兵,他們也曾與陳列在忠烈紀念館內的忠魂一同浴血奮戰,如今天人兩隔,存活下來的老兵,仍以身上的彈孔、遭地雷炸斷的殘肢,或手臂上「反共抗俄」刺青,銘記著戰爭的無情。
 曾協防泰國政府征剿苗共的莫祥海,在受訪期間向專案小組人員展示他遭地雷炸斷的右腿,掀開褲腿將輔具脫下,露出一截殘肢。「這是苗子(苗共)的地雷炸的。」他雲淡風輕,彷彿說著不屬於他自己的事。
 莫祥海指出,古來征戰幾人回!當時5735部隊被要求協助泰軍剿共,在半世紀前的時空環境下,沒有合法居留權的他們怎能有拒絕的餘地?為了後代得以就此安居,他們拚死也得去,於是以執行「難民遷徙計畫」為名開始出征。莫祥海進一步說明,人員殺傷雷價格便宜,且易於設置、偽裝,當時苗共知道5735部隊要出發征剿他們,便設置了大量的地雷。
「幾乎每一次協防,都會有同袍被地雷炸傷。」莫祥海說,戰死沙場是軍人的榮耀,但地雷這東西,只把人給炸殘了,英勇的戰士一夕之間成為殘疾,人又不死,活著受罪,可謂殺人誅心。每當知道又有一位弟兄被地雷炸傷,第5軍軍長段希文將軍十分痛心,先後購置了牛、羊或犬隻,想以驅逐動物法來排雷,但苗共會在暗處放冷槍,屆時動物死的死,傷的傷、或被槍聲嚇跑,效果不彰,最後還是得靠人硬著頭皮跨越雷區,搶攻陣地。「那時候哪還有什麼戰術、戰法?我們只能用『犧牲』打法!」莫祥海苦笑著說。
 翌日,移靈儀式在當地居民與僑校學生高唱中華民國、泰國國歌的莊嚴歌聲中展開。現場與會人員高聲齊唱〈梅花〉,為先烈送別;「梅花堅忍象徵我們,巍巍的大中華。」唱至深情處,無數孤軍後代潸然淚下、涕淚縱橫。
 隨著迎靈專案小組返抵國門,「敬禮——!」各部隊官兵在圓山忠烈祠內齊向先烈敬禮,恭迎為國捐軀忠魂回歸國家的懷抱。穿越了大半世紀、穿越了生與死,「身死異國作鬼客,青天白日永在心;大員來迎明公助,從此永享圓山香。」這一刻,等了70餘年,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第3、5軍忠魂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落葉終於歸根,這一刻,一生以國為家的亞細亞孤兒,終有所歸,家不遠,回家了!

雲南反共救國軍小檔案
民國38年昆明事變,部分駐滇國軍轉進至緬北邊境,並於40年整頓成立「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43年改編為「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49年志願軍轉進泰、寮邊境,期間經歷2次撤臺行動,部分人員留滯邊境區域,於異域蠻荒中自立自強,在困境中力求發展。
40至49年間,雲南反共救國軍與共軍及緬軍發生多次大小戰役,在劣勢兵火力下仍不畏犧牲、奮勇作戰;57年,駐防於清邁唐窩、清萊美斯樂的第3、5軍成立聯合指揮部,統稱「5735部隊」;5735部隊胼手胝足,於泰北山區開荒闢土,58至70年間,多次協助泰國對抗境內共黨組織,並獲泰國居留權,經多年征戰,逾千人以上英勇陣亡。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讀書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聖心中學的國旗書包。聖心中學的國旗書包。
僑校學生揮舞兩國國旗,熱烈歡迎移靈小組。僑校學生揮舞兩國國旗,熱烈歡迎移靈小組。
孤軍後代高唱〈梅花〉送別先烈牌位移靈,涕淚縱橫。孤軍後代高唱〈梅花〉送別先烈牌位移靈,涕淚縱橫。
莫祥海展示遭人員殺傷雷炸斷的殘肢,細訴5735部隊征剿苗共的血淚歷史。莫祥海展示遭人員殺傷雷炸斷的殘肢,細訴5735部隊征剿苗共的血淚歷史。
許處長手捧先烈牌位,帶領先烈踏上歸國之路。許處長手捧先烈牌位,帶領先烈踏上歸國之路。
考科考牙一役,泰皇前往慰問傷員,深受感動,給予5735部隊永久居留權。
(泰北義民文史館提供)考科考牙一役,泰皇前往慰問傷員,深受感動,給予5735部隊永久居留權。 (泰北義民文史館提供)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