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3/07/10
作者:硯青
期數:414
點閱:1731
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建築規模宏偉,格局完整。
文/硯青 圖/硯青‧編輯室‧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提供
臺灣近代開拓史,源自於明末鄭成功渡海來臺作為「反清復明」根據地開始。清朝收復臺灣後,僅開放男丁渡臺拓墾,形成日後男丁與平埔族通婚的境況,是臺灣族群融合之始。隨著拓墾日漸形成的社會結構與商業活動,自福建、廣東沿海舉家遷臺者眾,豐富了先民開拓史。位於桃園市大溪區的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即為渡臺先民開拓史的成功縮影。
胼手胝足 家業勃發
李家原居於福建漳州府詔安縣秀篆鎮寨坪村,來臺開基先祖李善明,由臺南登陸,初居楊梅,之後輾轉來到現今桃園市大溪區美華里的小角仔定居,李善明第五子李先抓遷至月眉開墾,李先抓之子李炳生以屠宰業起家,後利用大嵙崁溪(現今大漢溪)航運之便使家業蒸蒸日上,家號「李金興」。李騰芳是李炳生的三子,本名有慶,字香閣,號蘭亭,官名騰芳,生於1814(嘉慶19)年。
李騰芳於1856(咸豐6)年,43歲時中秀才,1865(同治4)年,52歲時到福建參加鄉試中了舉人,「騰芳」為考中舉人時皇帝所賜的官名。 3年後加捐內閣中書,在當時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大溪的地名也因此由「大姑陷」,改為「大科崁」,後來再改為「大嵙崁」。
大宅院落體現儒家精神
李騰芳古宅位於大漢溪畔的月眉休閒農業區,興建於1860(咸豐10)年,騰芳由附生准報捐貢生後,為彰顯科場得意之喜而建。
外埕有四座(兩對)基座,這基座是旗竿座,當時只有在官宦之家或科舉得第的人家,才能豎立旗竿以表榮耀。
這兩對旗竿座上刻有「舉人李騰芳立」、「中式二十一名」、「補行甲子正科立」、「同治四年乙丑」說明當時中舉的名次、年代、科別。基臺以「螭虎吞腳」收頭,四面分別以虎(祈)、豹(球)、獅(戟)、象(磬),虎豹獅象是四吉祥獸,祈球戟磬即祈求吉慶。
古宅整體建築細緻、優雅、規模大器,屬於典型詔安客家建築。主建築的規模為兩堂四護龍,形制完整。中軸主建物的屋頂脊上高揚的燕尾,則是閩南建築中僅見於廟宇或官邸才可出現的設計。
格局以四合院為基礎,向前延伸出兩道護龍,構成包圍外亭的三合院,產生三合院結合四合院的特色。主要空間位於中軸線上,與兩側南、北廳圍繞中庭,形成建築群核心。屋頂和地坪高度,依「由後至前」、「由內至外」、「左尊右卑」的原則,使空間能表達儒家尊卑次序。
李宅最精采的地方在於木雕部分,不但數量多而且雕工均屬上乘,門廳前的凹壽部分是本建築的門面,也是雕刻藝術展現的地方,各類花草鳥獸,線條柔美,細膩且雄渾兼具,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此外,李騰芳為舉人,又精於書畫,故宅內分布相當多的書畫等裝飾,是李宅的特色之一,值得仔細觀賞。
飲水思源 勿忘祖先
每年農曆正月初一、春分、秋分,李氏家族都會齊聚古宅。通過古禮進行傳統的祭天與祭祖儀式,以感念先人開臺辛勞,並傳承耕讀家訓,勉勵家族後代勤學精業,延續家族傳統。這份尊訓溯源的精神,在今日紛擾的社會價值中彌足珍貴,值得深思與學習。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magazine.jsp?jid=377)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李騰芳古宅整體建築細緻優雅,規模大器。
古宅正廳。
設置於李宅外埕廣場的石造旗杆座。早先只有在官宦之家或科舉得第的人家,才能豎立旗竿以表榮耀。
主建物的屋頂脊上高揚的燕尾,是閩南建築中僅見於廟宇或官邸才可出現的設計。
宅內分布相當多的雕刻、書畫等裝飾,值得仔細觀賞。
祭祀主廳。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