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眼疾年輕化 護眼行動「視」在必行

出刊日:2022/05/02 作者:昱權 期數:407 點閱:739
臺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德光強調,作息正常和均衡的飲食習慣,與維持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臺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德光強調,作息正常和均衡的飲食習慣,與維持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
文/昱權 圖/玖梔蔦‧編輯室

現代人工作、學習、休閒娛樂都離不開3C產品,由於長時間近距離使用,除了傷害成年人視力外,若父母放任小孩使用3C產品,恐造成臺灣學童近視問題更趨嚴重。根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國內光是大班學童近視率就近1成,國三學生近視率近9成,並以每年1成的增加速度逐年攀升,據統計,國內高三學生竟有1/3是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患者。
高度近視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鏡片比較厚,更須留意的是與之相伴的眼疾風險。近十年來,像是乾眼症、視網膜剝離、青光眼、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等,各式眼疾在臨床上的發生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倘若因漠視而任其惡化,嚴重的甚至會走向無可挽回的失明。
臺北榮總眼科部視網膜科主治醫師黃德光說明,若將眼睛比喻為一部相機,水晶體就是其中的鏡頭透鏡,白內障主要就是原本透明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混濁。白內障的發生,輕則導致度數加深或畏光,嚴重時則會產生視覺障礙,甚至可能需要手術更換晶體治療。青光眼則主要為眼球內視神經的退化,通常和眼內壓力有關,當眼內壓力值超過眼睛所能容忍的程度,視神經就可能逐漸衰退而引起視野缺損。其可怕之處在於初期發病時只會影響周邊視野,患者不一定會注意,等到影響到中心的視野時,往往已經難以挽回。
視網膜就如同相機的膠卷,是眼睛裡面最複雜且重要的構造之一,在高度近視的患者中,由於眼軸的增長導致視網膜變薄,一旦玻璃體退化,除了會在眼內產生混濁區域造成飛蚊症外,更可能將視網膜變薄的部分拉扯破裂,造成視網膜裂孔,甚至視網膜剝離,產生視力的永久性損傷。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是人體視覺最敏感的感光區域,隨著年紀增長,眼睛內感光神經細胞密度下降、分布不均及代謝廢物的累積,都可能導致黃斑部退化。
包括老化與糖尿病、視網膜靜脈阻塞、高度近視、眼內發炎等,可能都和黃斑部病變的形成有關。在眾多種類的黃斑病變中,脈絡膜的新生血管最容易出現在老人及高度近視患者中。這些新生血管可能會在黃斑部產生出血、水腫、或結痂,造成患者視力中心扭曲、模糊、以及黑影。若未積極處理,黑影會持續擴大,最終導致失明。黃德光指出,從門診案例來看,隨著高度近視的盛行與人口老化的影響,黃斑部病變患者族群,有逐年竄升且年齡層下降的趨勢。
黃德光提醒,除了皮膚要防曬,其實眼睛也要防曬。所謂防曬指的是阻隔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因為紫外線可能引起許多眼睛病變,和紫外線一樣,長時間暴露於有害藍光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要維持眼睛的健康,需要攝取均衡營養的飲食,平日就養成保護眼睛的正確習慣,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對此,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特別提倡SOP護眼口訣,即「縮短近距離用眼時間」(Short)、「走出戶外讓眼睛適度休息」(Outdoor)、「預防眼疾定期健檢」(Prevention),對抗惡視力。
而在保健食品方面,適度的攝取葉黃素,有可能減少因老化引起的黃斑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魚油Omega-3的攝取,也有助於改善乾眼的症狀;而藻紅素、花青素、和維生素等,均具有極好的抗氧化效果,可以降低身體及眼睛組織細胞的發炎與老化現象。黃德光強調,營養素最佳的攝取方法是均衡的飲食與蔬果攝取,不需要過度仰賴保健藥物。
此外,不適當的工作環境,加上超長的工作時數,亦常導致用眼過度、眼睛疲勞。過度使用3C產品,可能會減少眼睛的閉眼反射與淚液分泌,造成乾眼症。嚴重的乾眼症甚至可能造成視力減退,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其實,只要打造對眼睛友善的辦公環境,減緩眼睛的負擔,更能安心全力衝刺工作。通常最佳的狀態是周邊環境光的亮度與螢幕的亮度,差距不能太大,可將螢幕的對比度調高一些,並調整字級到最舒適的大小,降低閱讀的吃力感。同時,須時時提醒自己坐姿及眼睛與螢幕的距離。工作及閱讀中適度的休息更是保護眼睛的關鍵。更重要的是,一旦眼睛出現不適,千萬別輕忽,及早就診讓醫師評估,才能避免延誤治療,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眼睛若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眼睛若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就醫治療,以免延誤。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