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日:2021/03/02
作者:臧持新
期數:400
點閱:902
利用漂流木複製的檜木車廂,呈現出古早味的火車風貌。
文‧圖/臧持新
國旅正盛,也吹起復古風潮,搭乘火車漫行成為了時尚,尤其懷舊的蒸汽機車之旅,更是一票難求!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近期結合林業鐵路與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優美風景,推出蒸汽機車檜木列車為主題的旅遊,吸引旅遊業者和觀光客,創造商機。
阿里山原為臺灣三大林場之一,因為一年四季變化萬千、風景優美,又可眺望玉山群峰和觀賞日出景觀而著名。民國53年間,阿里山森林開發結束,林業鐵路線轉型為觀光用途,成為國內著名景點。蒸汽機車為林業鐵路象徵,不僅是文物,也代表發展的歷史,但是蒸汽機車動力系統原理,使用煤炭(木材)燃燒鍋爐中的水,加熱後產生蒸汽壓力,帶動汽缸連桿傳動機構,推動車輪進退,其產生的煤煙(灰)容易造成空氣汙染,影響環境。73年眠月線停駛後,使用蒸汽機車的火車最終走入歷史。88年間,基於文物保存,曾經修復26號蒸汽機車(燃煤系統),試車後以現況保存迄今未再運行。
為了兼顧發展觀光和環境保護,臺鐵重新設計蒸汽機車動力系統,換裝柴油引擎。93年與95年,分別進行31號與25號蒸汽機車修復工程,改良使用柴油噴射點火產生熱能,為鍋爐水加溫,形成高壓蒸汽,推動汽缸活塞,成為動力來源,啟動時僅會冒出白色水蒸汽,解決空氣汙染與煤灰清理問題。目前31號在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不定期行駛祝山線(目前祝山站改建中,預計111年初完工,僅到對高岳站。)另一輛25號停放嘉義北門站,兩輛車頭均維持運行,做為林業鐵路主題列車或租賃的專開列車使用。此外,檜木車廂係參考臺灣鐵路局文物,利用漂流木複製而成,於94年12月啟用,成為林業鐵路觀光賣點。
回顧林業鐵路發展,日據時期(西元1903年)為了開發阿里山檜木資源、運輸木材所興建;1906年開工至1911年(民國元年)主線完工時,由嘉義北門站到二萬坪站,隨著森林開發腳步,民國3年延伸到沼平站,到了23年已拓展至眠月與自忠(哆哆咖)等處。67年,東埔線的路基改興建新中橫公路而廢止。75年1月,為了便利觀光興建的祝山線通車,也是國人建造的第一條森林鐵路。88年9月21日大地震,眠月線坍塌中斷(迄今未修復);98年8月,莫拉克颱風造成421處災害全線停駛,經過六年修建,原定104年全線通車,當年10月1日,又遇到杜鵑颱風,造成十字路站至屏遮那站間42號隧道發生崩塌中斷,目前已經進行隧道整建工程,預計112年恢復全線通車。
一百年前,考量林業鐵路特殊性,採用美國LIMA公司所製造直立式汽缸的夏依式(SHAY)蒸汽機車,可行駛半徑30公尺彎曲軌道與時走時停模式,為各國筏木業普遍採用車款。興建林業鐵路初期訂購13噸二汽缸蒸汽機車;西元1910年,再引進18噸二汽缸蒸汽機車8輛,嗣後因無法負荷二萬平到神木的陡坡,後續採購28噸三汽缸蒸汽機車12輛。自42年起,開始引進柴油機車之後,逐漸成為林業鐵路運輸主力,馬力較弱的蒸汽機車陸續淘汰;因此,18噸與28噸蒸汽機車仍然有12輛保留下來,做為展覽之用,現均已超過百歲。
隨著經驗累積,環境保護與文物保存找到了平衡點!在109年10月,原陳列嘉義公園展覽的21號蒸汽機車,正在進行18個月整修,這輛車頭將修復燃煤動力系統,維持原有樣貌,重新回到林業鐵路運行。目前搭乘蒸汽機車檜木列車可遇不可求,讀者可多利用林業鐵路官網(afrch.forest.gov.tw)查詢(主題列車),或團體租車,或洽詢經營鐵道旅遊業務旅行社(專開列車),一圓蒸汽機車之旅。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沼平車站陳展拖帶木材的28噸24號蒸汽機車、搭載遊客的31號蒸汽機車檜木列車,形成時空上的對照;左圖為嘉義北門車廠陳展的18噸B-B型13號蒸汽機車。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