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肌力訓練與飲食原則

出刊日:2019/11/11 作者:鄧弼士 期數:392 點閱:29
啞鈴酒杯蹲
1.雙手捧握啞鈴兩側,置於上胸與下巴之間,雙腳站姿略寬於肩,腳尖微微朝外。
2.吸氣、閉氣、核心用力,隨後夾緊臀部、雙腳掌在地上向外扭緊,同時啟動髖關節向後下蹲,並將膝蓋往外推,蹲到髖關節略低於膝為止。
3.蹲到最低點隨即起身。雙腳持續向外扭緊、臀部用力夾,並將髖關節向上直推至站直,過程緩緩吐氣、核心持續發力。另應注意蹲下站起過程中,脊椎需保持中立。
啞鈴酒杯蹲 1.雙手捧握啞鈴兩側,置於上胸與下巴之間,雙腳站姿略寬於肩,腳尖微微朝外。 2.吸氣、閉氣、核心用力,隨後夾緊臀部、雙腳掌在地上向外扭緊,同時啟動髖關節向後下蹲,並將膝蓋往外推,蹲到髖關節略低於膝為止。 3.蹲到最低點隨即起身。雙腳持續向外扭緊、臀部用力夾,並將髖關節向上直推至站直,過程緩緩吐氣、核心持續發力。另應注意蹲下站起過程中,脊椎需保持中立。
目前許多研究都證實,均衡的營養攝取對運動之重要性。均衡而多樣化的飲食不但有助於人體健康,也與體重控制、身體組成息息相關,甚至也對運動表現及運動後的恢復效率,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運動前後都該適度進食
不少人為了減肥,在運動前或運動後避免進食;事實上,空腹進行高強度、高訓練量的運動,會使血糖驟降,而讓燃燒熱量的能力與運動表現下降,因而出現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抽筋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昏厥。對負重訓練的人而言非常危險,也會讓自己減脂的效率不佳。
過去人們也認為運動後吸收率加倍,為避免發胖而在訓練後沒有補充足夠的醣類與蛋白質。的確,肌力訓練後身體缺乏能量會讓吸收率提升,但此時優先補充能量的組織為肌肉而非脂肪,反而有利於提升基礎代謝率與減肥。相對地,刻意延遲用餐,不但會影響體能的恢復,也容易讓肌肉分解流失,使基礎代謝率下降而容易發胖。
蛋白質與醣類都要兼顧
另一迷思則是不攝取足夠的肉類或醣類。不論是肌肉、皮膚、內臟器官、血液、牙齒、軟骨等組織,都需要蛋白質維持成長與修復。蛋白質攝取不足,會造成頭髮、指甲容易斷裂,身體恢復與傷口癒合速度下降,肌肉與關節處疼痛,腦袋昏沉與反應變慢。即使短期內體重會下降,但也伴隨著基礎代謝率降低。此時,身體會感到飢餓不堪而容易過度進食,但基礎代謝率下降的緣故,反而容易囤積脂肪。甚至,蛋白質不足也會影響免疫系統,讓身體抵抗病菌的能力下滑。
醣類是人體主要能量來源。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進行肌力訓練容易使血糖驟降而產生不適現象,訓練後除蛋白質外,也需要碳水化合物的協助才得以合成肌肉。換言之,刻意將碳水化合物降至過低甚至斷絕,肌肉不僅無法合成反而會被身體燃燒作為能量來源,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此外,醣類不足時,部分脂肪將隨之氧化,產生酮體並造成酸中毒。
部分民眾晚上不攝取澱粉,僅吃肉類或蔬菜,這種做法會造成過多蛋白質的代謝,並導致腎臟的負擔。短期內不易有感覺,長期下來將讓腎臟壓力偏高。至於糖尿病的患者,晚餐不吃澱粉恐導致夜間低血糖,隔日早晨進食產生高血糖反彈的現象。對於想要減肥或是控制體重的運動員,可選擇「低升醣指數、緩慢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大燕麥片、糙米、豆類、全麥麵包、馬鈴薯、蘋果、柑橘等。其在腸胃消化時間較久,容易有飽足感,加上低升糖的特性,能讓胰島素緩慢而穩定的分泌,抑制脂肪增加、延長運動體力。
飲食的基本原則
依據運動量的不同,需要的蛋白質攝取量也不同。例如,低活動量族群每日攝取的蛋白質建議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0.8至1公克」(70公斤的人一天要吃56至70克的蛋白質)。從事有氧耐力訓練的運動員,為「每公斤體重乘以1至1.6公克」。從事力量訓練的運動員,則是「每公斤體重乘以1.4至1.7公克」。
當然,每個人心中理想的身材都不一樣。選擇肌力訓練卻怕成為「大隻佬」的人,可從前述最低值開始著手,試行一段時間後,如果覺得肌肉過於發達,再降低蛋白質攝取量;反之,則再提升攝取量。
另外,對於想增肌者,碳水化合物每日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乘以5至7公克」(70公斤的人一天要吃350至490克的碳水化合物);從事減脂的人則需「每公斤體重乘以3.5公克」。
以下提供三組肌力訓練動作,肌力基礎建立期建議每個動作一組八下,做三組。適應後如果想增加強度可以加重或縮短組間休息時間,或是調整為12下3組或5下5組。同時,結合充分、均衡且多樣的營養(包含足夠蛋白質、適量碳水化合物、好的脂肪、基本維他命與礦物質),足夠飲水與充足睡眠,才是維持理想身材的重要關鍵。

閱讀請點以下網址:

◎Hyread ebook (網址:https://ebook.hyread.com.tw/store_mz_search.jsp)

◎Mybook (網址:http://mybook.taiwanmobile.com/magazine)

◎udn閱讀吧 (網址:http://reading.udn.com/v2/magMain.do)

◎利用臺北市立圖書館的借書證,登入臺北好讀電子書平臺(網址:http://tpml.ebook.hyread.com.tw/),不論是電腦、手機或平板都能借閱唷!

仰臥拉舉
1. 身體仰躺於椅凳上,雙手十指交叉合握一個啞鈴頭內緣,將雙臂推直、將啞鈴推至胸部上方。
2. 吸氣、閉氣、收緊核心,將啞鈴穩定的往頭部後方下放,至底處時略為停頓,此時手肘微彎。
3. 背闊肌、胸大肌與肱三頭肌用力將啞鈴拉回原處,此一過程緩緩吐氣。注意,此一動作下背全程應貼緊椅面,避免拱起腰椎。
仰臥拉舉 1. 身體仰躺於椅凳上,雙手十指交叉合握一個啞鈴頭內緣,將雙臂推直、將啞鈴推至胸部上方。 2. 吸氣、閉氣、收緊核心,將啞鈴穩定的往頭部後方下放,至底處時略為停頓,此時手肘微彎。 3. 背闊肌、胸大肌與肱三頭肌用力將啞鈴拉回原處,此一過程緩緩吐氣。注意,此一動作下背全程應貼緊椅面,避免拱起腰椎。
啞鈴平胸臥推
1. 身體坐在椅凳上,並將啞鈴放置大腿之上。上身向後躺平於椅凳上,同時雙腿施力將啞鈴帶起,手順勢將啞鈴帶往胸部上方,將手推直,此時整隻手與肩膀約一直線。
2. 吸氣、閉氣、核心收緊,挺胸並將背肌後收下放(整個動作全程需保持挺胸與背闊肌收緊,感覺像背肌夾緊一枝筆)。將啞鈴穩定下移至下胸處,隨後雙腳用力下踩(但不可因用力下踩而屁股離開椅面),趁力量反彈時結合手與胸部力量將啞鈴上推至頂點,上推的過程緩緩吐氣。啞鈴平胸臥推 1. 身體坐在椅凳上,並將啞鈴放置大腿之上。上身向後躺平於椅凳上,同時雙腿施力將啞鈴帶起,手順勢將啞鈴帶往胸部上方,將手推直,此時整隻手與肩膀約一直線。 2. 吸氣、閉氣、核心收緊,挺胸並將背肌後收下放(整個動作全程需保持挺胸與背闊肌收緊,感覺像背肌夾緊一枝筆)。將啞鈴穩定下移至下胸處,隨後雙腳用力下踩(但不可因用力下踩而屁股離開椅面),趁力量反彈時結合手與胸部力量將啞鈴上推至頂點,上推的過程緩緩吐氣。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