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114年災害防救科技成果展」今(21)日登場,展現各項災害防救科技計畫執行成果與亮點。內政部消防署指出,透過這次成果展,展示如何導入5G大數據等智慧科技,在面臨極端挑戰時,運用到消防各項領域,仍能維持運作彈性與穩定性,確保即時、快速及有效的支援各項防救災任務;同時,為了提升國際能見度,臺灣已成功爭取到2030年亞洲消防首長協會年會的主辦權。
「114年災害防救科技成果展」今日在臺北火車站多功能大廳隆重登場,由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主持。馬士元表示,過去這幾年,無論在災害防救的資訊整合、情資交換、決策速度、人力與裝備調度等方面,臺灣都展現出世界前段班的韌性與效率。科技的快速進步為防救災帶來巨大的助力,但科技的核心永遠來自「人」。再先進的系統與裝備,最終都要靠防救災夥伴現場判斷與執行救援;對於默默付出的防救災人員與志工,他要表達最深的敬意。
馬士元指出,臺灣今年先後歷經「丹娜絲颱風」及「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等重大災害,在在突顯國家防災的重要性。本次成果展也舉行頒獎強韌臺灣計畫績優單位,表揚T-CERT誓師大會暨績優隊伍,以及為鼓勵消防領域研究創新,舉辦第2屆鳳凰盃競賽啟動儀式,複雜地形無人機補助儀式,並召開全國災害防救志工幹部聯誼會報,邀請各地志工分享救災經驗,促進資源交流與共識凝聚。
馬士元提到,面對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象頻繁的情勢下,防災整備與協作更顯重要,感謝地方政府、社區與企業積極參與。今日授旗的臺灣民間緊急應變隊T-CERT,未來將扮演關鍵角色,並視需求逐步擴編,以提升全體國人的防災韌性與救災能量。
馬士元強調,要把累積的防救災經驗、科技與能力,繼續往基層推動,讓鄉鎮公所、志工、社區,以及每位國民都能具備應對災害的基本能力;面對災害的威脅,只要大家持續合作、創新、訓練,臺灣一定會更堅韌,也更能從容面對每一次災害的挑戰。
消防署長蕭煥章指出,為了擴展防災應變的視野、提升國際能見度,臺灣已成功爭取到2030年亞洲消防首長協會年會主辦權。亞洲消防首長協會成員由亞洲及大洋洲各國消防首長組成,每2年定期召開年會,透過國際間持續交流,促進消防防災資訊與技術合作,提升亞洲及大洋洲地區災害預防與應變能力。此次爭取到年會主辦權後,將邀請各會員國防災夥伴來臺互動交流,藉此學習各國防救災經驗與相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