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圓山別邸坐落於臺北市中山區,是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國都鐸式洋樓。建築採半木構造形式,1998年被指定為市定古蹟。近年來透過多元展覽與活動再度活化,使這座見證時代風華的宅邸煥發新生命。目前展出的(Nice)exhibition以「虛擬音樂愛好俱樂部」為題,結合唱片、音樂體驗與耳機沉浸,邀請觀眾走入音符的時空,尋找心靈共鳴。同時在園區內設置美式咖啡館,營造古典與現代相互交織的氛圍,成為旅遊與拍照打卡的新熱點。
古蹟融合現代藝術 設立展演空間
圓山別邸最初為茶商陳朝駿於日據時期興建,幾經易手,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作為前立法院院長黃國書的住宅,後作為「臺北故事館」,設了展覽空間、視聽教室、故事茶坊等,如今由 ACME 團隊接手營運,重新定位為展覽與藝文場域,讓古蹟成為融合舊時風華與當代藝術的現代宅邸展演空間。
走進建築,1樓以磚造作為承重牆,入口處為愛奧尼克式門柱、2樓為木結構,建築整體仿造諾爾曼莊園宅邸建造,屋架為19世紀的都鐸式風格,利用曲線、垂直、水平的木條構成2樓牆外樹枝狀優美的壁面,歌德式塔樓與煙囪則是磚造,塔樓屋頂有弧形屋簷,採用銅瓦鋪成,銅瓦歷久產生銅綠,留下歲月痕跡,可以感受到百年前臺北上流社會的風華絕代。
唱片行形式呈現 充滿律動想像
古蹟入口上方的塔樓鑲嵌著綠、黃、紅三色的彩繪玻璃,室內有著造形優美的壁爐,以及大量流行於20世紀初,富含大自然、花草圖案的「新藝術」風格凸花磁磚和吊燈,整體室內空間配置,乃至於室外陽臺、露臺,均與周遭的景觀密切結合,呈現出典雅的風格,散步其中充滿文化與藝術氣息,吸引許多遊客的喜愛,也成為了休閒、結婚拍照、聚會的熱門地點。
此次(Nice)exhibition特別以唱片行形式呈現,與藝術家Likuanzhen合作Nice Melody 和Nice Radio FM 2000 兩首曲目,其中,「Nice Melody」以此次展覽的主題「虛擬音樂愛好俱樂部」進行創作,以輕快的節奏與旋律表現「Nice Tag」的主題,講述在不斷變動的狀態下,自己與外在互動的律動想像。而展區將植物裝置於古蹟空間中,象徵著生命的延續與再生,讓靜止的建築與流動的生命彼此呼應,引領觀眾思考,古蹟不再只是被保存的遺跡,更是一種與當代共鳴的有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