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外交部今(20)日指出,面對全球局勢變化,將持續深化我國優勢領域的國際合作,並順應國際焦點議題,將「淨零碳排」、「維持生物多樣性」等新興議題納入國際合作範疇,與夥伴國家共同致力達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繼續擴大推動此項工作的深度與廣度;藉由雙邊合作累積的能量,擴展臺灣多邊參與的國際空間,為我國援外工作開創新局,為全球永續發展作出貢獻。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農業部、衛福部等首長報告「整合國家優勢輸出推動國際合作發展策略與進展」並備詢。林佳龍表示,我國的國際合作發展資源有效貢獻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尤其在消除飢餓(SDG 2)、健康福祉(SDG 3)、氣候變遷(SDG 13)等領域貢獻尤著。而外交部及國合會透過各種雙邊合作與多邊機制,展現臺灣作為「值得信賴的全球發展夥伴」的國際形象。
林佳龍說,外交部拓展多層次合作夥伴關係,除透過國合會推動國際合作發展相關計畫外,我國順應國際趨勢,也偕同相關政府部會、我駐外館處共同持續推動國際合作發展工作的轉型,擴大與國際夥伴合作,不僅透過雙邊與各策略性地區的邦交國及理念相近國家合作,更利用各類區域及國際多邊機制,強化我國多層次的援助能量,提升對外貢獻能見度。
林佳龍提到,將持續深化理念相近國家「小多邊」合作,範圍包括美國、歐盟及日本,其中,臺美在2015年共同創建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逐步擴大,目前已涵蓋日本、澳洲、加拿大及英國等理念相近國家作為正式夥伴。該平臺已舉辦逾 90場國際活動,邀請來自全球130個國家或地區、逾一萬人次參與,展現了臺灣在推動全球合作中的積極作為。
林佳龍進一步指出,在「強化與國際組織多邊合作」方面,我國透過積極參與多邊組織,不僅能提升國際能見度,更有助擴大我援外工作的影響力;具體落實在「公共衛生與智慧醫療」、「數位治理與能力建構」、「糧食安全與氣候變遷」、「產業能力與數位供應鏈」、「透過區域發展銀行合作,輸出產業優勢」、「貿易援助與人才培育」等領域,未來將持續擴大加強結合國內NGO力量,協助拓展臺灣國際空間,並積極參與國際會議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