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屏東醫院微創脊椎手術 患者術後隔日即可行走

發佈日期:2025/11/19 14:50 點閱:15
衛福部屏東醫院舉行記者會,由神經外科醫師張書瀚醫院引進微創脊椎技術的治療方式和效果,可造福鄉親在地接受醫學院等級的醫療服務。(屏東醫院提供)衛福部屏東醫院舉行記者會,由神經外科醫師張書瀚醫院引進微創脊椎技術的治療方式和效果,可造福鄉親在地接受醫學院等級的醫療服務。(屏東醫院提供)

記者孫建屏/綜合報導

 衛福部屏東醫院日期成功引進「單孔全內視鏡腰椎手術」與「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兩大脊椎微創技術,讓患者可在地接受醫學中心等級的微創脊椎手術,近期已有多名患者受惠,其中64歲池女士與82歲陳女士,在術後皆於隔日即可下床行走,恢復狀況良好。

 屏東醫院今(19)日舉行記者會,說明引進微創脊椎手術的治療及效果,神經外科醫師張書瀚說,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已成為國際趨勢,不僅傷口極小、出血少、術後疼痛輕微,住院天數更短,大多數患者能於 24 小時內下床活動。尤其對長者或合併慢性疾病者而言,局部麻醉微創手術可大幅降低手術風險,是近年最受關注的治療方式。

 張書瀚表示,除了單孔技術外,屏東醫院同步導入「雙通道脊椎內視鏡手術」,透過兩個0.7至1公分的切口,一孔作為視野、一孔作為操作通道,在水流灌注下進行高解析手術,兼具開放手術視野與微創低傷害的優勢,可有效處理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黃韌帶肥厚等多種疾病。

 因右腿劇痛、無法行走的82 歲陳女士,經屏東醫院詳細檢查評估,顯示為多處脊椎神經狹窄與退化,止痛藥、復健及神經附近注射皆難以改善,其症狀主要來自「腰椎第4、5節外側神經孔狹窄合併椎間盤突出」。

 張書瀚說,由於陳女士年紀較大,全身麻醉及大範圍開刀風險高,與家屬充分討論後,改採「局部麻醉側開單孔脊椎內視鏡手術」,在患者清醒下進行,醫師則在僅約1公分的小切口下,以內視鏡精準移除壓迫神經的組織,並能即時與患者互動確認症狀改善情形。

 陳女士術中即可感到疼痛明顯減輕,術後隔日順利出院,不僅免除全身麻醉風險,也不需放置尿管,讓長者治療更安全、復原更輕鬆。

 屏東醫院院長王森稔表示,屏東地形狹長遼闊,許多民眾過去不得不遠赴高雄或臺南才能接受專業脊椎手術,醫院引進微創脊椎技術,就是希望鄉親在地就能得到最適當、最安全的治療,無論是年輕人、上班族,甚至是高齡長者,都能就近獲得友善、便利且高品質的醫療照護。

 王森稔強調,屏東醫院長期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深度醫療合作,有更多優秀的醫師來到屏醫,引進新技術、提升手術量能,讓屏東地區的醫療服務更全面,更貼近民眾需求,持續守護鄉親的健康與生活品質。

衛福部屏東醫院舉行記者會,由神經外科醫師張書瀚醫院引進微創脊椎技術的治療方式和效果,可造福鄉親在地接受醫學院等級的醫療服務。(屏東醫院提供)衛福部屏東醫院舉行記者會,由神經外科醫師張書瀚醫院引進微創脊椎技術的治療方式和效果,可造福鄉親在地接受醫學院等級的醫療服務。(屏東醫院提供)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