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浮生拾趣】泡沫情結

發佈日期:2025/11/18 點閱:22

◎楚音

 母親一生節儉,從不浪費能回收再利用的物品。她洗碗不用洗碗精,而是收集洗米水、燙麵水,甚至連榨豆漿剩下的豆渣,曬乾的橘子皮,也能派上用場。她說:「這些天然聖品最溫和,不傷手,還能去油。」看著母親挽起袖子,把鍋碗瓢盆洗得如鏡面般乾淨,手指滑過盤面有種與洗潔劑完全迥異的質樸乾澀感,令我不禁懷疑,沒有洗碗精的水,真的能洗乾淨嗎?

 只要簡單一兩滴洗碗精在菜瓜布上搓揉,細白的泡沫層疊,像從夢境裡飄出的雪花,柔軟、輕盈、潔白。反覆動作的手指,期待煥然一新的餐具,雜亂無章的洗碗槽,皆因那夢幻輕盈的泡沫滋潤而和樂融融。那一刻,不禁感嘆家務竟也能生出詩意,泡沫在指尖聚攏、擴散、破裂,發出嘶嘶呼喊聲,像在宣誓:「放心交給我吧!」泡沫給人一種錯覺,有了它,油汙就能被溶解,生活也變得潔淨明亮。

 相同的情境也發生在洗髮精、沐浴乳、洗面乳上,幾乎所有清潔用品都讓我們迷信這個邏輯。但愈環保的成分愈是平靜無波,手指頭在臉龐和身上抹了半天,划不出遮蓋缺點的乳霜泡泡,頑固的曬斑、蠟黃的面容,鏡中人依舊,不免想念香滑柔珠在肌膚上婆娑的愉悅感。而洗髮也如儀式般,反覆搓揉滿頭綿密泡沫,從髮根順到髮尾,將泡沫集中在虎口甩掉,再用清水沖乾淨,才算是完整流程。過程中享受泡沫的膨脹、堆砌、甩開與沖洗,那些雪白泡泡不只是清潔的證明,更像某種安心的符號。

 近年流行「無泡」洗劑,強調環保、無害,標榜天然成分。我試著購買,洗後帶來沒有負擔的清新感,可惜欠缺泡沫而感到枯燥無聊,實在使用不慣,因而被擱置一旁,最後過了使用期限被淘汰。我也曾試著學母親用洗米水洗碗,水渾濁無味,碗盤泡過後雖然不再油膩,但手心卻空落落的。我想,泡沫已成為我心裡的依賴,它讓平凡的勞動有了視覺的回饋。

 母親那一代人洗米水的溫度,與我手上滑膩泡沫的冰涼,宛如兩種時代的距離。我記得兒時也曾喜歡泡沫,夏天洗澡時,偷偷多倒一點沐浴乳,看泡泡堆成一座白色小山。母親進門時總會皺眉念著「浪費」,泡泡裡藏著雪怪和仙女,藏著無憂無慮的自在。長大後,我仍然迷戀這樣的幻想,只是幻想換了形態,不再是童話,而是壓力的紓解。

 母親年紀大了,仍不忘叮囑:「別買太香、太滑的洗碗精,那些東西洗多了傷手。」我嘴上答應,洗碗時卻仍忍不住在菜瓜布上擠出一球洗碗精,看著翻湧如雲的泡沫逐漸消散,才明白豐腴佳餚之下,往往藏著沉默的殘渣,潔白不見得潔淨。無色無香的洗米水,卻能洗出最樸實的光彩。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