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灣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病逝 享年76歲

發佈日期:2025/11/17 18:05 點閱:10
血液腫瘤醫學權威的陳耀昌醫師,不幸傳出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年76歲。(取自陳耀昌臉書)血液腫瘤醫學權威的陳耀昌醫師,不幸傳出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年76歲。(取自陳耀昌臉書)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血液腫瘤醫學權威、有「臺灣骨髓移植教父」之稱的陳耀昌醫師,不幸於今(17)日傳出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年76歲。陳耀昌不僅是國內完成首例骨髓移植的醫師,並協助越南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奠定臺灣與區域內血液腫瘤科的重要基礎,在醫學貢獻卓著,也是電視劇「斯卡羅」原著「傀儡花」作者,集醫師與作家的身分,噩耗傳來,讓不少醫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

 陳耀昌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1983年完成首例自體骨髓移植、成為臺灣執行骨髓移植第1人,也是幹細胞研究開拓者,1992年完成首例周邊造血幹細胞移植,在醫學貢獻卓著。

 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是陳耀昌的學生,石崇良回憶,在臺大就學時,受陳耀昌指導,之後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更在陳耀昌的教導下建立臨床基礎。他說,陳耀昌在教學與照護上始終用心,而自己於公務單位任職後,每當國內推動再生醫療特管辦法與立法時,陳耀昌都提供關鍵建議,是政策內容最重要的確認者。尤其在臨床與產業的經驗,使陳耀昌成為政府制定法規時不可取代的首席顧問。

 石崇良表示,陳耀昌是國內完成首例骨髓移植的醫師,並協助越南完成第一例骨髓移植手術,奠定臺灣與區域內血液腫瘤科的重要基礎。而陳耀昌晚年逐漸意識到,再生醫療若僅停留在研究階段,難以真正造福病患,因此決定親自投入產業界。希望創新治療能普及。

 石崇良強調,產業道路艱困,但陳耀昌仍選擇親自承擔,面對募資挑戰與制度障礙,只為替臺灣的再生醫療鋪出更多可能;陳耀昌放下象牙塔光環,只為讓技術真正落地,如今噩耗傳來,心中滿是不捨。

 回顧陳耀昌一生,與醫學成就等量齊觀的,則是文學建樹。成名作「傀儡花」描述1867年發生於墾丁海邊的「羅妹號事件」,透過重現真實時空、事件、人物與虛構角色,帶領讀者看見歷史事件的驚心動魄。陳耀昌也藉這部作品獲臺灣文學金典獎,後由公共電視團隊改編為「斯卡羅」,引起廣大迴響。

 此外,陳耀昌2017年完成「獅頭花」,重建1875年「開山撫番」時代已被淡忘的「獅頭社戰役」,同年獲頒歷史小說獎;2019年再推「苦楝花Bangas」,敘述1874年到1896年清廷「開山撫番」政策在花蓮、臺東推進的故事,由2篇短篇小說和1齣劇本構成;2021年出版的「島之曦」回到日據時期,引領讀者進入臺灣文化啟蒙運動「臺灣文化協會」時代氛圍。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