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2025年癌症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今(15)日登場,國家衛生研究院也發表「腸道菌相與腫瘤形成關聯性」等研究計畫成果。衛福部指出,未來將持續整合研究與醫療能量,支持國內優秀科研團隊,聚焦癌症議題,並引進國際新知,提供更完善的癌症預防、診斷、治療及照護方法,以提升國人健康品質。
「2025年癌症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今日在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邀集來自美國、英國、新加坡、日本及臺灣的多位國際頂尖癌症專家,以「健康促進與癌症防治:從早期介入策略到精準醫療」為主題,聚焦於精準篩檢、生物資訊、癌症基因體與新興標靶治療等多項重要議題,充分展現臺灣在癌症領域的研究能量與創新成果。
衛福部表示,自民國99年起,透過癌症研究計畫持續強化我國癌症防治與研究能量,逐步建立國內癌症研究完整的科研基礎與創新發展模式。其中,新一期「跨機構合作的癌症轉譯研究計畫」自111年度起展開,補助臺大醫院等10個機構、共18件計畫,結合全國47家研究機構參與。無論在癌症早期篩檢技術、臨床治療策略或精準醫療應用上,皆顯示臺灣在防癌科研的持續進步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