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今(3)日首次展示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中程計畫成果「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114年應用系統」,以人工智慧技術強化派遣決策,透過「AI決策輔助」、「複雜地形無人機結合AI影像辨識」等創新技術,打造跨機關共用智慧搜救平臺,掌握海空搜救資源動態,不僅提升搜救效率,更能預測高風險區域,讓每一次救援都更精準、更迅速。
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今日舉行「114年搜救有功人員表揚暨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中程計畫成果記者會」,首次展示「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114年應用系統」。國搜中心指出,透過此計畫建立「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目的即為遵循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公約規範,整合各海事機關系統的船舶資訊,及早發現船隻遇險情資,並於海難發生時,可依據遇險船舶AIS資訊,進行電子化的派遣搜救機艦前往現場救援,以確保我國海域航行船舶及人員的安全。
國搜中心表示,建置「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取代傳統電話及傳真通報人工作業,各任務編組部會跨機關間改以E化系統線上申請空中搜救任務作業,由系統進行AI智慧化搜救輔助決策,提供最佳化派遣方案,結合陸域消防搜救調度作業能力,可加速跨機關合作的救援時效。
同時,救援過程以視覺化GIS電子圖臺管制執行進度及滾動式修正搜救計畫,預期可使我國國家搜救指揮體系更臻進化,有效提升山域事故及海難救援效能,展現政府跨域合作與橫向溝通整合搜救效能,保障民眾生命安全決心,符合社會期待。
國搜中心強調,「AI智慧搜救派遣系統」提升我國海、陸、空域跨機關間搜救效能,運用系統整合串接不同指揮鏈的運作,並結合22個直轄市、縣(市)政府消防局-複雜地形攜帶型無人機及空中搜索影像管理系統,培訓無人機專業證照操作人員,提升山域及複雜地形空中搜索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