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采霖/專題報導
蟾蜍山煥民新村刻正展出《守護山城》特展,透過軍事歷史與聚落記憶的交織,帶領觀眾認識從日據時期軍事要塞,到今日登錄為文化景觀的山城聚落發展歷程,透過軍事史料、聚落景觀、居民故事與生活影像的多重拼圖,完整呈現蟾蜍山作為軍事重鎮與文化聚落的雙重價值,並突出「守護」意涵,不僅彰顯蟾蜍山在國防體系中的重要角色,也呈現煥民新村眷戶守護家園、共築社區的動人故事。
3大展區 勾勒蟾蜍山多重面貌
《守護山城》特展規劃3大主題展區,分別以「見證戰後臺灣國防與社會變遷」、「空軍作戰指揮部」與「永續山城的家」作為切入點,完整勾勒蟾蜍山多重面貌。蟾蜍山不僅是交通要道與軍事據點,同時也是農業水脈的交會處。隨著戰後國防建設的推進與居民生活的累積,逐漸發展成為建物類型多元的山城聚落,兼具文化與景觀價值。
自1950年代國防部防空司令部成立以來,蟾蜍山逐步被建構為軍事要塞,並在民國95年改編為「空軍作戰指揮部」。展覽中特別透過不同時期的地圖對照,呈現此地區隨著國家局勢與防衛需求所展現的時代更迭。另一方面,現場也展示空軍作戰指揮部的徽章設計,以及P-51「野馬式」戰鬥機、幻象2000戰機等軍機模型,將嚴肅的軍事脈絡以更直觀的方式呈現,增添了展覽的趣味性與教育意涵。
認識眷村發展4階段 文化傳承
「永續山城的家」展區則聚焦於眷村文化與生活情感,帶領觀眾認識臺灣眷村發展的4大階段,並串聯介紹北部地區的眷村文化園區。煥民新村作為臺北市唯一完整保留的空軍眷村,最特別之處在於它同時融合了「公家宿舍」、「列管眷村」與「居民自力營造房舍」等多元型態,展現軍民共同建構家園的過程。除了居住空間的特殊性外,展覽也透過影片紀錄,重現眷村居民的生活日常與情感連結,展覽不僅是對過往歷史的再現,更提醒人們珍惜現存的眷村文化資產,思考如何在都市發展與文化保存之間,找到延續記憶與守護家園的平衡。
為讓觀眾更貼近歷史現場,透過許多珍貴老照片鋪陳出山城的歷史軌跡,從中認識眷村居民與國家歷史緊密交織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