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墨緣集】臺灣光復不能忘

發佈日期:2025/10/25 點閱:20

◎王漢國

 今天是臺灣光復八十週年紀念日,它是無數先人以鮮血和汗水所鑄就的,史實斑斑可考,更締造了臺灣如今的自由民主與富盛榮景,深值感念與追思。

 八十年前的今天,中華民國政府在臺北市公會堂(現為臺北市中山堂)舉行日本投降的受降儀式,象徵著臺灣從此擺脫日本的殖民統治,回歸中華民國版圖。民國三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蔣中正先生偕夫人來臺參加臺灣光復一週年紀念大會,並發表告全省同胞書,勉勵國人,記取教訓,奮鬥不懈。

 撫今追昔,感慨系之。事實上,若無抗戰勝利,臺灣焉能光復,兩者是再造中華民族生命體的契機,其意義深遠,自不待言。也正因為臺灣回歸中華民國懷抱,人民不再是殖民統治下的次等公民,從而經濟生活取得了自主權,教育獲得平等受教機會,政治上實施的地方自治,奠定民主丕基,文化權利還復於民,使得各種民族精神資產有了重新連結。簡言之,臺灣能夠光復,才有今日民主法治、經濟繁榮的宏規。

 至今仍清晰記得,在我念中、小學階段,每逢光復節都是國旗招展、喜氣洋洋,大街小巷熱鬧非凡。當晚,提燈籠遊行,穿街走巷,引得無數民眾圍觀喝采,最為難忘。而其中有一首由陳波作詞、陳泗治譜曲的〈臺灣光復紀念歌〉,更是人人會唱也愛唱,因為這首曲子,把同胞的心團結在一起,不但唱出了臺灣人民的心聲念想,也展現出濃厚的民族風及愛鄉情懷。

 的確,歌曲傳達感情最真切,打動人心的力量也最大。〈臺灣光復紀念歌〉歌詞有云︰「張燈結綵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國家恩惠,情分深長,不能忘。」又云︰「今朝重見天和地,八年血戰不能忘。不能忘,常思量。加緊建設,為國爭光。中華民國,地久天長,不能忘。」

 歲月留痕,一字一句,如此刻骨銘心,動人心弦,充分流露出臺灣同胞對重享自由生活和感念國家恩惠,是念茲在茲,情深意切的。其中尤以對八年血戰不能忘,常思量;加緊建設,為國增光;中華民國,地久天長等之殷殷召喚,就像江裡的浪、海裡的濤,常在人們的心頭翻攪。

 臺灣光復不能忘,常思量。此刻,國人應共同反思,對無數臺灣家庭而言,祖輩在戰火下熬過殖民生活,盼來的光復,那是一段不可磨滅的血淚記憶。同時,也見證了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關係,是綿延不絕、密不可分的。

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