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建屏/高雄報導
為避免使用俗稱「手拍」的「乒乓拍約束套」病人,發生自拔管線,造成醫療傷害,國軍高雄總醫院護理部督導王曉梅、書記薛淑仁與臨床護理師們腦力激盪,歷時約3個月的數次改良,完成「一種手拍固定裝置」設計,不僅有利於護理照護,降低非預期管路自拔的可能,更增加照顧者給予病人親密感與支持度,提供正向感受;該改良作品已通過智財局審查,獲得發明專利證書,護理創新實力值得肯定。
專利獻醫院 護理之光視病猶親
高雄總醫院日前舉行擴大院務會報,護理部主任吳綺蓁代表全體護理同仁,將專利證書呈獻給醫院;院長吳少將除恭喜王曉梅及薛淑仁,也感謝與嘉勉白衣天使們,感同身受病人的辛苦,犧牲休息時間,致力研究,運用巧思與創意造福病人,是名副其實的「護理之光」。
據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計,近5年發生件數以管路事件為第3名,且有7成以上因使用約束對病人健康造成傷害;而重新置放管路會延長住院時間,嚴重增加死亡率,亦會造成龐大醫療經濟負擔,已成為臨床照護一大挑戰。
王曉梅、薛淑仁研發的「一種手拍固定裝置」,又可稱為「一拉兩用速束乒乓球手拍」,在手拍內車縫布塊,固定大拇指、加裝食指固定環、外側車縫拉鏈,並運用束口袋原理,輔以具扣眼鬆緊帶及鈕扣固定功能,具彈性調整簡化穿戴流程、便利血糖及血氧監測,以及增加手掌翻轉度、手拍亦調整可適用各種身形病人,照顧者更可在不脫手拍情況下,拉開拉鏈接觸病人手指,安排情緒等優點,降低病人因約束而產生的身、心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