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新鮮的蔬菜經過食鹽醃漬,再放到陽光下曬乾,這樣可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叫做「曬秋」。
曬秋泛指晾曬豐收的農作物和果實,其他季節也可以進行。但是一年當中,秋季是豐收的時節,有大量新鮮蔬菜、瓜果需要曬乾貯藏,曬的農作物種類更多,色彩更為豐富。曬秋成了秋天時節的重要農事,曬出農家的笑容與喜悅,是農家最感到幸福的事。
趁著陽光晴好,農家忙著將果實晾曬,可以儲存冬糧,也可以為隔年的春播儲存希望的種子。滿地的陽光,曬著豐收,曬出了生活的好味道,曬秋成了生活大事,為來日的餐桌美味做準備。
曬秋要曬什麼,沒個準兒,有什麼收成就曬什麼,春天曬茶葉、筍乾;夏天曬紅棗;秋天曬的是辣椒;冬天,芥菜曬成梅乾菜,一綑一綑的排在圍牆上。曬到食材脫水,容易保存,成為來年可享用的食材。
秋高氣爽的日子,氣候乾燥,和煦的陽光是製作各種菜乾的好日子。院子裡,門前空地、屋頂上,各種果實輪流登場曬秋。蘿蔔依做菜的方式切成條狀、塊狀或細碎狀,攤在陽光下,每兩個小時翻面。南瓜去皮,切成環狀,切一個缺口,掛在細繩上,在風中翻滾著一片金黃,煞是漂亮。幾穗玉米綁在一塊兒,掛滿外牆,成了一張對大地的感謝狀。把南瓜擺放到透氣的篦子上,放到太陽下進行晾曬,陽光晴麗,南瓜大部分的水分被曬乾,表面變得褶皺。切成塊狀的冬瓜曝曬後,娘家媽媽會蔭漬成一罈醬菜,配稀飯最可口。花椰菜稍後也出場了,切成細條後,汆燙殺青,在陽光下曝曬個三天,乾成黃褐色,用大蒜爆香,可以吃到曼妙的脆感。
中秋前後,新竹的九降風吹起,採收後的仙草正好藉機風乾。關西是仙草的故鄉,家家戶戶都會曬仙草乾,得要一束束捆著,才不會被風吹著跑,雖然顏色並不亮眼,空氣中卻是充滿濃濃的仙氣與鮮味。柿子也跑到漏篩或竹編的曬具上,享受九降風,曬起日光浴,柿子由橙色變黃,再逐漸變成褐紅色,圓嘟嘟的模樣,慢慢地皺縮成扁狀。
小時候住的古厝,有個大大的曬穀場,曬著二期稻收的金黃穀子,每隔一段時間就得耙動,讓穀子翻面,均勻曝曬。這時,街道兩旁也曬著稻穀,像兩條金龍飛翔著。搬到市區後,家裡開中藥舖,院子裡曬的農作物又不同了,或菊花,或藥草。
立秋時節,總會收到幾顆文旦柚,把它們安放在屋裡的各個角落,柚香在屋裡微微的游移,經由長時間辭水,柚子慢慢皺縮,接近中秋節,正好香甜可口。
我不是莊稼人,沒有農作物可曬,就曬曬柚子皮吧!曬在不到兩坪大的小院子裡,柚子皮風乾了,用鐵絲串起來,掛在進門處,除了清香,還可幫忙驅趕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