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曉蓓/綜合報導
關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復原重建進度,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日第3度前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聽取最新救災復原彙報。卓揆表示,中央將以200億元為基礎,覈實編列災後重建特別預算,預算規模如不足後續可以再增加;並請政委陳金德與所有工程及國土單位共組東部國土安全韌性專案小組,研議及評估災區交通、公共設施復原計畫,中央也將成立農田再生復育專案小組,研議如何照顧農民生活並復育農田,讓災民生活恢復正常、各項復原工作全面展開。
卓揆抵達中央前進協調所後,首先向9名登上堰塞湖探勘的工作同仁表達感謝。探勘同仁從前線回傳堰塞湖最新狀況,有助政府掌握第一手資料,進行有效且正確的研判。他也提醒同仁以健康為重,未來政府仍有諸多仰賴,要共同為地方民眾及安全繼續努力。隨後,卓揆聽取季連成總協調官說明災後復原重建進度,並前往醫療站慰勉第一線醫護與疫苗接種同仁辛勞。
卓揆指出,中央前來花蓮的目的,自始至終都是「救災」,不是「究責」,並依七項順序進行工作:第一,搶救生命;第二,恢復家園;第三,去化垃圾及淤泥;第四,恢復環境及交通;第五,針對民房、農田及公共設施等損失,研擬補償措施;第六,提出復原與重建計畫;第七,進行檢討與責任釐清,以改進相關措施、確保未來安全。
針對堤防復原部分,卓揆進一步表示,經濟部水利署分為短、中、長期三大階段目標。在短期方面,10月5日已完成5公尺高、2,860公尺長的臨時堤防,預計10月11日前完成堤防表面鋼網噴凝土作業,以強化堤防堅固性;在中期方面,115年汛期前要完成復建工程;在長期方面,116年底完成高規格堤防及第二道防線。另有關馬太鞍溪橋復原進度,交通部也依照短、中、長期階段目標持續推進。他要求做到「確實、限時、定時」三項目標,包括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監測要確實,堤防及橋梁復原工程要限時完成,同時也要定時結束家園復原工作,讓受災民眾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考量此次花蓮災情慘重,卓揆說明,中央將以200億元為基礎,覈實編列災後重建的特別預算,不論是透過修正「丹娜絲颱風及728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或提出另一個重建特別條例及特別預算,行政院都尊重社會各界及國會的意見。他只要求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及效率達成,而200億元預算規模如不足,後續可以再增加,但一定要覈實計算,讓災民生活恢復正常、各項復原工作全面展開。
卓揆提到,未來復原計畫的擬定相當重要,他要求陳金德與所有工程及國土單位共組東部國土安全韌性專案小組,審慎研議及評估災區交通、公共設施復原計畫,以及部分居民居住安全性等考量,使國人未來在可控的範圍內生活安全無虞。另針對災區淤泥、泥砂及土石等問題,也請陳金德設法與民間合作,短期內要將阻塞河床的泥砂清除,更重要的是,堆放在暫置場的垃圾與泥砂也要清運,恢復花蓮美麗的面貌。
至於農田復原方面,卓揆說,許多遭淤泥覆蓋的農田可能需經過多年修復後才能再使用,因此中央將成立農田再生復育專案小組,研議如何照顧農民生活並復育農田;未來不論是泥砂清運、國土安全韌性規劃或農田再生復育,都必須納入未來復原計畫之中。
此外,卓揆誠摯感謝所有投入救災的國軍弟兄姊妹、民間團體、志工夥伴及捐助至賑災基金會的捐款人,目前善款已超過10億元,全國人民凝聚力量、齊心協力面對此次災情;也感謝立委持續留守災區,給予許多寶貴建議,並請中央前進協調所儘速回復地方議員所反映有關鳳林鎮救災問題;至於車輛受損部分,若原為執行公務所使用的公務車輛,請原單位務必進行必要處理措施,若屬個人或外來執行公務而受損的車輛,再請陳金德進一步研議,讓國人損失降到最低。
對於今日又發現1名罹難者,卓揆表達高度遺憾,並強調政府團隊絕不放棄搜尋失聯鄉親,會用盡各種方法在可控且更快速的時間內全力搜索,以安慰家屬。未來還有一大段重建的路要中央、地方一起走,合力達成,希望雙方不僅能有共識方向及目標,也能如現在一樣高效率執行工作。